備受關注的市區小學推遲上學時間有了最新進展。日前上午,市教育局召集市屬三區教育主管部門代表、相關學校負責人和市交巡警部門共同研討小學上學時間推遲事宜。研討重點關注上學時間推遲后,市區早高峰交通受到的影響。最終確定,11月中旬起在市實驗小學、鎮江實驗學校等學校,試點實行上午8點30分上課,并將根據試點情況適時在市區小學全面推廣。
小學推遲上學時間有益學生健康。然而,這一“讓孩子多睡一會兒”之舉,卻因事關千家萬戶及社會多方面,牽一發而動全身。市教育局介紹,目前市區小學上午上課時間為8點,學生到校時間一般在7點30分-7點50分之間,推遲后上課時間將調整至8點30分。由于群眾關注已久,早在10年前,市教育局就開展過相關調查,當時贊成反對的比例大致各半。
隨著近年為學生減負的呼聲日高,國內外眾多城市都在推遲上學時間。2013年3月份,市教育部門本著“尊重民意,以生為本,實事求是,積極穩妥”的原則,就市區小學上學時間是否推遲到8點30分進行了專題調研。其中,對市區小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76.7%贊成,12.97%反對,10.96%無所謂;通過網絡論壇和教育專業網站開展的兩次網絡投票,結果分別為84.38%贊成,14.57%反對,1.05%無所謂;93.9%贊成,5.66%反對,0.44%無所謂。而部分學校開展的校內調查表明,即便那些持反對意見的家長,也肯定推遲上學的積極意義,只是接送困難。
盡管推遲上學呼聲極大,但具體實施牽涉甚廣。日前的研討會上,交巡警部門列出了推遲上學必須客觀面對的交通因素:市區的交通條件本就不佳,10多條道路正在改造,交通流量可能疊加……“推遲上學交管部門十分贊成,試點推行只是為了積累經驗,更好地實施。”市交巡警支隊秩序大隊教導員蔣如翔說,市區交通“早高峰”有兩波,分別在7點至7點50分和8點至8點50分,推遲上學可能增加第二波的交通壓力。為此,各方應積極協調,科學組織好試點學校的上下學交通,“接送孩子的家長最好選擇公交出行。”
小學推遲上學時間后,那些推遲接送孩子有困難的家長,會否極不方便?而原有的教學任務,能否如期完成?針對這些備受關心的問題,市教育局作出了解釋。推遲上學試點實行后,學校將根據“小學生在校學習時間不超6小時”的規定,優化作息時間,科學安排教學活動,確保正常教學秩序和既定教學任務不受影響。同時建立教師在校接應管理制度,讓“無法推遲上學的家庭,依然可按原時間送孩子上學”,并保證學生“提前能入校,到校有人管,在校有事做”。
早晨上學推遲,下午放學會有怎樣變化?鎮江要不要也實行彈性放學?對此,教育部門介紹,上學時間推遲后,學校調整的主要是上午的作息時間,對下午放學時間基本沒有影響。而鑒于市區各小學本就實行錯峰放學,加上既有的社區“四點鐘學校”“志愿導學”、開展學生社團活動等措施,鎮江的放學時間其實“已有彈性”。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