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的傍晚,北京國安在主場迎戰杭州綠城。下午4點半,東四十條地鐵站里開始出現大批身穿綠衣的國安球迷。隨著人流的增加,16歲的謝天澤站在D出口閘機邊上,開始了忙碌的志愿服務。小謝的腰間系著一個黑色急救包,里面裝滿了各種應急用具,這是他每次上崗時的“工作伙伴”。
從11歲那年起,每到節假日,這個北京男孩都會走上街頭,參加各種志愿服務。其中,最讓小謝感興趣的莫過于急救服務。為此,他上了衛校,考下急救證,3次自費去香港急救部門參觀學習。今年,他還找到了北京120急救中心,請求正式組建一支急救社會志愿者團隊。他的想法,也得到了120急救中心的認可。
初中時他做志愿者“上了癮”
小謝是北京市正式注冊的社會志愿者。別看他年紀小,卻是一名“老志愿者”。5年前,11歲的小謝參加了紅十字會組織的志愿活動,從此就上了癮。
這個高個兒男孩笑著說,他還記得當時活動結束后,他一回到家,就興奮地對著姥姥說個不停。姥姥是從小把小謝帶大的,她鼓勵外孫:“喜歡你就去做。”很快,小謝就迎來了參觀北京120急救中心的機會。
從此,小謝把急救中心當成了“第二個家”。每到節假日,小謝都會跑到120急救中心幫忙。與此同時,小謝也參加了各種指路引導、慰問孤殘老幼的志愿服務。
雖然同齡的小伙伴們都不理解小謝的行為,父母有時也會擔心這會影響他的學習。可是,小謝卻從沒有動搖。因為他知道,每一次志愿服務都能讓他收獲快樂,而這種快樂是無法抗拒的。
除夕夜隨急救車搶救孕婦
身材高高的小謝說,他的學習成績并不算好。因為喜歡急救,初中畢業后,他干脆報考了一所專科衛生學校。在校期間,沒等老師教,他就考下初級急救員證和國際認證的搶救心腦血管病人的資格證。
去年除夕,小謝去前門姥姥家吃完年夜飯后,像往年一樣,一個人去位于和平門的120急救中心慰問。當晚,他和值班人員一起收看春節晚會。突然,電話鈴聲響了。原來,羊坊店附近有一名孕婦在家里滑倒了。
小謝迎來了第一次隨急救車出診的機會!掛斷電話后,所有人以最快的速度跳上急救車。“司機開得又快又穩,還沒幾腳油,車就從小胡同躥到了三環上。”而擔架員已經將口罩和手套遞給了小謝。
急救車抵達目的地后,小謝、擔架員和醫生一起火速上樓。可是,迎接他們的卻是家屬的一陣埋怨,嫌他們來得太晚。顧不上委屈,小謝幫著擔架員將這名羊水已經破了的孕婦一起抬到了樓梯口。
“一、二、三”,大家合力把孕婦抬上急救車。最終,孕婦在醫院里轉危為安。當120急救車回到中心時,悠揚的新年鐘聲正好響起。
可是,急救人員卻顧不上這些,急救醫生忙著寫病歷,司機忙著換診箱,小謝的心里燃起深深地敬意:“這次經歷讓我覺得志愿者要做的很多,包括讓大家更加理解和支持急救工作。”
地鐵站里充當“急救醫生”
去年“春運”期間,小謝在國貿橋附近疏導行人,認識了一名和他同齡的志愿者。交談中,小謝得知對方是地鐵站里“藍色光影志愿服務隊”的隊長。
小謝決定要加入這個志愿團隊,用他所學的急救知識為乘客服務。今年端午節,小謝第一次來到了北京站參加服務。
今年8月,地鐵客運迎來了最忙碌的“暑運”。小謝再次來到北京站,參加志愿服務。一天,由于滾梯上乘客擁擠,一名女乘客的腿被磕的流血了。小謝立刻站了出來說,他有初級急救員證,可以幫助女乘客處理傷口。小謝將女乘客扶到了站務室。后來,他利用腰間應急包里的碘伏棉球幫助受傷的女乘客消毒包扎。女乘客的血止住了,她一連聲地感謝小謝及時出現,幫了她大忙。
記者看到,小謝腰間的應急包里裝著紗布、棉球、創可貼、鑷子、手術剪以及常用的藥物和糖果等。小謝說,這個應急包是北京市有關部門統一配發的,里面不少東西是志愿者們主動添加的。“這樣就能趕在專業急救人員到達前,盡可能地救助需要幫助的乘客。”
他想組建急救志愿者團隊
救助傷者成為小謝將來最想做的事情。因此,他曾先后3次赴香港,去當地的急救部門參觀學習。小謝笑著說,他要感謝開明的姥姥和父母,一直很支持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從香港回到北京后,小謝不僅來到120急救中心,和一線的急救醫生交流他在香港學到的東西。更重要的是,他還帶來了兩大張紙。這是他親手寫下的一份計劃書,打算正式建立一支急救中心社會志愿者團隊。在這份計劃書里,他詳細地寫下了建隊目的、工作內容、志愿者的職責和行為規范等內容。
這個16歲的男孩在思考,生活中需要有這么一支“編外120”,最大程度地援助急救工作。小謝的這個想法得到了北京120急救中心的肯定和支持。一位急救醫生說,其實120急救中心也希望能有這么一支社會志愿者團隊。這樣,每逢節假日或者人手緊張時,能為急救醫生提供輔助性的幫助,比如抬擔架、遞器械、引導交通等。“不過建立這個隊伍也有不少需要考量的東西。比如社會志愿者跟隨急救車出診的安全問題,還有這個隊伍能否形成長效機制。”
對此,小謝說他會和相關負責人繼續探討。在小謝看來,不管這個急救社會志愿者隊伍能否成立,將以什么形式成立,他都會將志愿服務進行到底。因為他始終牢記一位志愿者前輩對他說過的話:“我們做志愿者能幫一個幫一個,每幫一個就能傳遞一次愛和希望”。
16歲的小謝依然年輕,他的心底卻有一個信仰。那就是,志愿服務隨時隨地都能做。小謝舉例說,不久前,他下樓去買相聲票,突然發現不遠處公交車上有一名乘客摔倒。他毫不猶豫地沖上前去幫忙查看,然后告誡大家傷者有骨折現象,不能輕易挪動。
后來,小謝一直在公交車上陪著傷者,直到急救車趕到,又幫著急救醫生將傷者抬上急救車。“雖然沒有買到相聲票,可心里那份美卻一點都不比聽相聲少。”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