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素質教育出新規:藝術體育素質計入升學分數
中國教育在線訊 說起素質教育,身體素質和藝術素質是兩個大頭,而現實中小學教育中素質教育的有所不及,也往往是這兩個學科被當做“擺設學科”而忽略不記的現實。對此,省教育廳昨天出臺了《山東省學校藝術教育普及計劃(2015—2017年)》和《山東省學生體質提升計劃(2014—2018年)》,將中小學教育階段體育教育和藝術教育置入了“加分項”,以期用中高考的指揮棒來推動課堂教育向“素質”傾斜的主動性。
藝術素質:明年中小學生測評藝術素質
城區小學每6個班配1名音樂老師
對學生的藝術教育,離不開專業教師。昨天,省教育廳出臺《山東省學校藝術教育普及計劃(2015—2017年)》,按照要求,我省力爭用3年時間,打造200所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中小學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培養1000名高水平的專職骨干藝術教師,支持成立10000個充滿活力的學生藝術社團。
各地要根據課程方案規定的課時數和學校班級數有計劃、分步驟配齊專職藝術教師,重點補充農村、邊遠、貧困和民族地區鄉鎮中心小學的藝術教師。中學、城區和鄉鎮中心小學要以專職藝術教師為主,農村小學可以專、兼職教師相結合;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應按規定課時及教學需要配備專職藝術教師。城鎮小學教學班數與藝術教師配備的參考比例為:音樂學科6:1,美術學科7:1;農村小學教學班數與藝術教師配備的參考比例為:音樂學科7:1,美術學科8:1。初級中學教學班數與音樂、美術學科教師配備的參考比例各為10:1。
學校可聘民間藝人做兼職教師
《計劃》中指出,具有藝術特長的教師和管理人員可擔任兼職藝術教師,鼓勵聘用社會文化藝術團體專業人士、民間藝人擔任學校兼職藝術教師,實行兼職藝術教師培訓、持證上崗制度。重視“1+1”雙線培訓,既培訓教研教改的理論與技能,又培訓聲樂、器樂、舞蹈、戲劇、繪畫、書法、工藝等專業技能,不斷提高藝術教師的專業素質。
另外,在職務評聘、獎勵、進修、培訓等方面,要保證藝術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同等待遇;藝術教師承擔學校安排的課外藝術活動輔導工作的時間計入工作量;藝術教師在參加教育部門組織的藝術活動、基本功比賽等所獲得的榮譽和成績,納入教師的工作考核和職稱評定。
明年開展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
依據普通中小學藝術課程標準和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教學大綱,按照教育部學生藝術素質評價標準,從明年開始,我省對中小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進行藝術素質測評。藝術素質測評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測評結果記入學生成長檔案,作為綜合評價學生發展狀況的內容之一,以及學生中考和高考錄取的參考依據。
此外,普通高校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公共藝術課程,師范類高校非藝術專業學生公共藝術課應為必修課,實行學分制的納入學分管理。學校要開設豐富的藝術選修課供學生選擇性學習。學生參加藝術社團情況應當記入學生成長檔案,教師指導時間應合理計入工作量。學校和各地學生藝術社團發展情況納入藝術教育考核評價體系,實現學生在校期間能夠參加至少一項藝術活動,培養一至兩項藝術愛好。
體育素質:體測結果作為招錄重要依據
昨天,省教育廳出臺《山東省學生體質提升計劃(2014—2018年)》,要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至少掌握兩項體育運動技能。同時,高中、高校要將學生體育學業成績和體質測試結果作為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
《計劃》中指出,用2至3年時間,使全省中小學體育場地器材和設施建設達到規定標準。各級各類學校體育場館在課余時間、周末及節假日全面向學生開放。制定“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實施方案,沒有體育課的當天,學校必須在下午課后組織學生進行1小時體育鍛煉并將其列入教學計劃;全面實行大課間體育活動制度,每天上午統一安排25至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
同時,組織學生做好課間體操,改革傳統廣播操,鼓勵、推廣學校自主開發易學、易做、運動量適中的自編操等。寄宿制學校要堅持早操制度。義務教育階段,讓每個學生掌握至少兩項體育運動技能,養成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到2018年全省大中小學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率達到90%以上。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依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將學生體育學業成績和體質測試結果記入學生體質檔案。高中、高校要將學生體育學業成績和體質測試結果作為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對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學校體育工作評估和年度報告中弄虛作假或者工作不力的單位和個人予以通報批評;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3年下降的地區和學校,不得參加評優評先。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