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余萬名報名參加山東夏季高考的“95后”考生7日正是赴考。而因2014年是山東普通高校招生考試首次開放異地高考、取消英語聽力等多項重大舉措的落實年,所以今年的山東高考也備受關注。
6日傍晚一場突來的暴風雨,讓山東漸漸升高的暑熱和大氣污染得以緩解。省會濟南高考首日氣溫維持在30攝氏度,空氣質量達到良,天空湛藍如洗。天公作美為參加高考的當地考生提供了良好的天氣環境。
記者7日上午在山東省實驗中學考點看到,有了允許提前半個小時入場的規定,考生集體入場的壯觀場面緩解不少,考生入考場與平時上學一樣。大多數家長依舊在目送孩子步入考場后,選擇在考點外就地“翹首”等候。考點外搭建的十幾個簡易休息亭一座難求,許多陪考家長在臺階上、樹蔭下席地而坐,高考改革、考生狀態和家長心態等也順理成為休息亭的熱門話題。
山東省教育廳公布數據顯示,2014年山東省普通高考網上報名共648685人,比去年增加51393人,春季高考99698人,夏季高考報名558259人。2014年山東首次執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高考的政策,有9536名非山東戶籍的考生報名參加該省夏季高考,同類考生人數居全國首位。
前來陪考的劉如兵手握著幾張高考填報志愿指南和留學教育的宣傳冊子跟記者談起兒子的狀態,表示“還不錯,緊張適度,發揮正常水平就行。”關于山東異地高考生占了全中國六分之一的情況,作為濟南本地考生家長的劉如兵很無奈又表示理解,“這是社會發展帶來的必然結果,沒有哪個父母逼迫孩子一定要在山東考試,但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思維可能已經回不去了”。
對于山東今年新施行的其他高考新政策,劉如兵認為,有很多都是順應社會歷史發展的好政策,長期堅持一定能夠促進教育公平。對于2014年山東本科一批有招生任務的省屬高校,單列2%的招生計劃,定向招收750名農村戶籍考生,劉如兵認為,“一些偏遠地方的農村孩子唯一的出路就是上大學,他們可能就是只要‘學不死’就要‘往死里學’的態度,但是他們扔受當地教育水平所限,所以農民學生專項計劃無可厚非。”
作為每年高考人生“大戰”的序幕,語文科目的作文一直是受關注的焦點,今年山東高考作文要求“開窗看風景”,據考生反應,今年語文題目難度適中,作文要求自擬題目,大概要求為:窗口下一個畫框,通過它可以看到不同的畫面,有的人看的雅,有的人看到的是俗。有的人看到的是靜,有的人看到的是鬧。
山東各地均為這場50萬人的大考做了周詳的準備。濟南、聊城等地,民警持槍不定時巡邏,確保考試順利。孟子故里鄒城實行了免費交通政策,鄒城市考生高考期間憑準考證可免費乘坐市區內所有線路的公交車,出租車愛心車隊的近200輛出租車為考生提供免費接送。濟南交警也特別為接送考生的車輛發放通行綠絲帶,確保考生準時考試和休息。
據了解,夏季高考山東全省17市共設141個考區,339個考點,17820個考場。監考員35640人,流動監考員4455人,工作人員16950人。涉考人員近6萬人。預計6月25日前公布今年本科錄取分數線。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