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5月10日在成都發布的最新《2013年高招調查報告》顯示,高考生源大省河南2012年計劃錄取超69萬人,最終僅錄取55萬余人,14萬的缺口主要來自專科錄取;生源大省山東2012年將專科錄取線降至180分,仍有5.3萬計劃作廢,上百所高校在山東出現零投檔;教育大省陜西多年來生源穩定,2012年7萬多上線考生放棄填報專科志愿,最終1.3萬個招生計劃無人問津;廣東省近年來高考報名人數增加明顯,但2012年廣東高考二B文理科招生計劃竟缺額1萬多人,大批一本院校遭遇零投檔。
是這些地區的高中生不喜歡上大學嗎?為何如此多的考生放棄上大學的機會?教育專家表示,這只是高校生源危機的另一個形式表現,并非是學生不喜歡上大學,而是學生開始挑選大學了。
在我國恢復高考制度后的很長時期,錄取計劃總是遠低于報名人數,實際錄取人數通常也會略高于計劃錄取人數,這就是常說的“增加計劃”。當時各地負責高考招生的官員年年會和各高校負責招生的老師協商,希望可以增加該校在本地招生的人數,以提升高考錄取率,增加本地孩子上大學的機會,是純粹的買方市場。
但從2008年后,這種情況得到了根本性改變,各地招生計劃大多無法完成,高校在各地招生的老師反而要借助當地考試院組織志愿征集爭取多錄取學生。例如,2012年,四川省高招公開征集志愿超過28次,3.4萬考生通過征集志愿被大學錄取。
許多高校在尋求改變,一批專科院校通過和企業更緊密對接,強化硬件建設,明確人才培養方向,大幅提升了畢業生就業率,得到考生青睞,部分專科院校錄取分甚至超過本科三批錄取線。專家分析,學生對大學的需求已從盲目的購買文憑轉向了更實際的就業前景,部分專科院校在這方面的轉變是值得肯定的。
博客原文地址:http://twitter.blog.edu.cn/2013/805949.html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