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為配合高校的學分制教學改革,山東省物價局、財政廳和教育廳三部門聯合出臺政策,在山東7所高校持續推行學分制收費改革,這意味著在山東實行了多年的高校按學年收費的政策將“作古”,新的具有彈性的收費政策將走向前沿。對于這一舉措,網絡上眾說紛紜,有人贊其是中國高等教育與國際接軌的重要舉措,也有人認為這是給學校提高收費標準提供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資源優化還是變相漲價?孰是孰非,還需要去了解這一場改革的初衷和目的,以及置身改革之中每一個人的感受。
學生:感覺影響不大
“今年開學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搶課’。”來自山東大學經濟管理專業的2012級學生小劉說,“實行學分制收費改革之后,感覺自己對課程選擇的自主性加大了。我所在的專業學費基本沒有什么變化,可能學分制收費剛剛開始,收費標準的變動還沒有成為同學們的焦點吧,感覺影響不大。”
山東省此次的學分制收費改革,首批選擇了中國海洋大學、山東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山東理工大學、濟南大學、魯東大學、青島大學7所高校進行試點,然后再逐步逐年向全省推行。根據相關規定,改革后的學分制學費可以在學年制學費基礎上上浮10%。在政策推行的過程中,爭議比較大的也就是這“10%”。有人認為,“給高校一個10%的上浮標準,還給高校收費的自主權,這不是變相鼓勵高校‘增收’,加重學生負擔嗎?”也有人認為,“限定上浮標準不超過10%,其實就是為了防止學校變相收費。而且學分制收費實行更可以彰顯公平公正的教育原則,沒有必要所有的專業所有的課程都是一個標準,平均化并不符合高等教育的理念。”
目前正在試點學分制收費改革的幾所高校,學生對于收費標準提高自然會有些抵觸,但是也有不少學生表示,相對于能夠增加自己選擇課程的自主權,還是值得的。
教師:自己的壓力大了
“學分制收費改革對教師們來說壓力更大了,而且是一個挑戰:按學分計費,學生選誰的課還是不選誰的課,對教師會有直接的影響。教同樣課程的兩位老師,可能就要相互競爭,不受學生歡迎的甚至會被淘汰。”一位高校教師說,“在以前的制度下,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很小,老師教得怎么樣也沒有太大的壓力,因為最后考試給學生個分數,學校的考核過了就萬事大吉。那些不學無術或不負責任的教師,平常并沒有表現得這么明顯,而現在則完全不一樣了,‘優勝劣汰’的法則在教師隊伍中開始實行了。”
《山東省普通高等學校學分制管理暫行規定》有這樣一條規定:“高校要不斷豐富課程資源,80%以上的必修課要實現同一門課程2名以上教師授課,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上課時段和上課教師。”這一規定,再加上學分制收費政策,學生必定會選擇自己認為更加“物有所值”的課程,而如此一來,自然淘汰了教學責任心不強、教學效果不好的教師,有利于教師自覺提高教學水平。
贊成反對兩種聲音同時存在
山東此次的學分制收費改革,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關注。但是,山東并非此項改革的“吃螃蟹者”。自2005年,上海和廣州等地區為了嚴防教育亂收費并確保教育資金全部用于教育事業,已率先實行學分制收費。2007年起,北京部分高校成為學分制收費改革試點。2011年,武漢大學和武漢理工大學實施學分制收費改革。山東此次的收費改革之所以引起轟動,在于社會對于我國高等教育的關注度和期許提高了。
對于學分制收費改革,山東工商學院院長劉全順很支持。他表示,我國的高等教育其實已經到了需要改革的時候了。在原先的制度之下,學生的主動學習動力嚴重不足。造成此種現狀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傳統的學年制不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程,導致學生沒有學習的欲望;另一方面是在現行的按學年收費的情況下,學生學多少門課,修多少學分,跟繳多少學費沒有關系,導致學生感覺不到學習的成本,沒有學習的責任感。而按照學分制管理和學分制收費,學生的自主權擴大,此舉將會倒逼學校開設更好的課程,請更好的教師,對教育是有促進作用的。
山東省教育廳的一位工作人員說,“山東進行學年制收費改革是有其現實基礎的。山東省高校收費標準是2000年制定的,13年未系統調整,積累矛盾較多:一是普通本專科基本學費標準偏低,約居全國26位;二是學費標準結構不合理,普通本科專業學費分類不科學、院校間學費差別小、藝術院校和非藝術院校藝術專業學費差距較大等;三是部分專業學費減免政策不完善等。而學分制收費改革恰恰是解決這些問題的良方。
不過反對的聲音同樣存在。有專家指出,由于近十年高校不斷擴招,導致師生比例非常高,此時進行學分制收費改革,就要求高校必須開設更多更豐富的課程,而這很難短時期實現,所以學費制改革很難倒逼出高校的快速發展,甚至有可能陷入一個“徒有其表”的境地。而且,這樣的收費政策會不會讓學校把學分當成了商品,變成一切向“錢”看,教育這片凈土是否適合“市場經濟”?此外,學費上浮勢必會加重那些貧困學子的負擔,這種情況下,教育公平不是更難實現嗎?看來,學分制收費是否是正確的道路,還需要進一步檢驗。
避免改革加重學生負擔
“是否會加重學生負擔”是大家關注山東學分制收費改革的焦點,山東省教育廳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山東的改革并不會讓貧困學子無錢求學。”
事實上,山東在學分制收費改革的同時就設定了控幅度保基本原則。從嚴控制公辦高校學費標準調整幅度,完善獎學助學政策,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山東會在改革期間加大獎學助學力度。首先會落實國家獎學助學政策。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及時足額發放國家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國家助學金,為有需要并符合條件的學生辦理國家助學貸款提供支持,保證品學兼優的學生和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及時得到資助。其次是增設省政府勵志獎學金。勵志獎學金專項用于資助品學兼優的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進一步完善對定向委托培養學生免收學費和住宿費政策,緩解社會急需艱苦行業人才短缺問題。最后,山東將落實高校各項資助措施。每年從學校事業收入中足額提取5%,專項資助困難學生;建立健全全額獎學金制度,對家庭經濟困難、品學兼優的學生免收學費和住宿費,補助生活費;完善“綠色通道”制度,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