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總是局限于用現成理論解釋文本,鮮活的“文學生活”有沒有研究的價值?17日,“當前社會文學生活研究”暨山東大學當代中國文學生活研究中心成立學術研討會在濟南召開,山東大學一級教授、北大中文系教授溫儒敏倡議,將目光投向文學的閱讀狀態與精神轉化,為文學學術研究探索新的領域,注入新的活力。
何謂“文學生活”?首倡這一概念的溫儒敏表示,“文學生活”特指“普通國民的文學生活”,側重點是老百姓的“文學生活”,是與文學有關的普通民眾的生活。
他認為,做“文學生活”的研究,可以從社會各階層文學閱讀狀況入手,諸如“韓寒”現象、“楊紅櫻”現象,《故事會》《知音》《讀者》的讀者群,甚至四大名著、古代詩詞對當代精神的影響等等;也可以從當前社會各階層群體的文學閱讀情況入手,包括農民、普通市民、大中小學生等群體的文學閱讀調查,都是頗具學術價值的研究課題。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