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山東大學官網山大要聞欄目分別在9:25和9:51發表了兩條校地合作消息:山東大學與德州市及齊河縣簽訂合作意向書;山大代表團訪問萊蕪探討校地合作事宜。在菏澤市透露山大將在該市建二級學院的消息后,山大與省內其他地市的合作動態便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山東大學官網發布的最新版學校簡介稱,“學校規模宏大,實力雄厚。總占地面積8000余畝(含青島校區約3000畝),形成了一校三地(濟南、青島、威海)八個校園(濟南中心校區、洪家樓校區、趵突泉校區、千佛山校區、軟件園校區、興隆山校區及青島校區、威海校區)的辦學格局。”
其中,濟南校區以人文社會學科和醫學學科為主,青島校區重點發展理工學科和新興學科,威海校區著力打造空間科學、海洋科學和韓國教育與研究的學科特色。“山東大學系統”已經有了一校三地8個校園了,今年9月,卻又從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來:9月份,媒體曝光的《山東西部經濟隆起帶發展規劃》顯示,山大或建菏澤校區。菏澤市委書記于曉明稍后進一步向媒體透露,菏澤市相關部門已經與山東大學經過了三輪溝通洽談,山大同意在菏澤率先建立一個二級學院,“目前正在做各種指標測算工作。”
“跑馬圈地”山大頻與地市談合作
作為985、211工程重點大學,山東大學在省內高校的“龍頭”地位無人能撼動。如果說山東大學與濟南市政府、青島市政府、威海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已經為各地市所接受的話,在菏澤建二級學院這事,讓山東省的其他地市無法淡定了。很快,不斷有消息傳出,山大與德州市、萊蕪市政府也簽署了戰略合作意向書。
消息顯示,10月20日下午,山東大學、德州市人民政府、齊河縣人民政府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簽署了戰略合作意向書。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說,山東大學和德州市人民政府的合作,對于雙方的發展是一個重要歷史機遇,校地雙方在德州建設醫療城、藥用植物研究院、大學科技園等項目,推動德州建成國家一流的醫療城從而輻射周邊各地。
而與此同時,山大與萊蕪的合作也在悄然展開。10月16日,山東大學副校長陳炎一行前往萊蕪,與萊蕪市委、市政府共商校地合作事宜。
多地建研究院謀劃戰略布局
事實上,在山大青島校區塵埃落定后,山東大學已經把手伸向全省,乃至全國,進行新的謀篇布局。2012年2月25日,山東大學東營研究院掛牌儀式在東營生態谷舉行。這是山東大學在國內建成的首個研究院。不過,時任山大副校長的樊麗明表態說,山大東營研究院只是研究機構,并非分校,也非校區。
據介紹,山東大學東營研究院是東營市人民政府與山東大學戰略合作的重要平臺,同時代表山東大學管理“山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東營分園”。其主要職能描述中提到,利用3-5年時間,將山大東營研究院建設成為引領黃藍戰略的智庫和校地、校企協同創新的典范。
據悉,在中國石油(601857,股吧)大學(華東)主體搬離東營之后,東營市迫切需要高校的科技和智力的支撐。而山東大學東營研究院的成立,正好填補了這種空缺。
事實上,山大東營研究院,也只是山東大學戰略規劃中的一角。同年5月7日,山大蘇州研究院在蘇州金陵觀園正式揭牌。同年8月11日,山東大學第三個地方研究院—山東大學深圳研究院在深圳市虛擬大學園揭牌成立。至此,山東大學完成了在“黃三角”“長三角”“珠三角”的戰略布局。徐顯明表示,這是正在構建中的“山東大學系統”模式的外延。未來山大還將在北京和上海各設一個研究院,另外還籌劃在紐約設立山東大學海外研究院。這些研究院將成為“山東大學系統”的重要部分,它們將發揮各自不同的作用。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