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在濟南市教育局公布高中招生指標生分配方案后,考生不僅有了全市成績排名,所屬初中的指標名額也清楚了,那么今年中考指標生招考劃線是否會在志愿填報前公布?3日,記者了解到,今年四檔中考志愿填報完全參照高考出分、填志愿、公布錄取分數線的做法進行。濟南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高分考生放棄指標生名額,填報統招生志愿的做法有風險。
指標生填志愿只和本校考生比
“省實驗今年指標生計劃2009人,我的孩子中考排名在4000多名,這么比對一下,是不是我的孩子還是挺有希望的?”3日下午,在濟南市一個初中家長網上交流論壇中,一位家長提出了這個問題,引發不少家長的共鳴。
另一位家長表示,現在有了分數段,有了指標生名額,這兩個表對考生來說到底有啥參考價值?還有一些在選擇指標生還是報考統招生之間猶豫的家長猜測,今年中考指標生招考劃線會不會在志愿填報前公布,讓有多種選擇的考生吃上一顆定心丸。
對于這個問題,濟鋼高中一位招考教師告訴記者,稍早前公布的全市考生分數段和排名情況,其實對于指標生志愿填報來說,意義不大。這位老師告訴記者,指標生填報志愿,首先要看自己是否有填報資格。第二,要估算自己的分數是不是能夠達到所在中學的錄取報考學校指標生的提檔線。最后,考生不需要和學校外的考生比分數,只需要和自己學校的考生比分數就可以了。
濟南市教育局黨委副書記王春光告訴記者,今年中考招生完全參照高考招生流程進行,出分填志愿,然后各校才出指標生分數段,不會提前公布。
家長擔心志愿填報方式有漏洞
采訪中,幾位家長告訴記者,今年中考,第一檔志愿看指標,第二檔志愿看分數,這種填報方式,其實有“空子”可鉆。
“比如一個學校的第一名,分數在550分,這個孩子憑分數是肯定能進省實驗的,他就沒必要占用那個‘指標生’。”家長陳女士說,如果省實驗在自己孩子所在的初中只招收20個指標生名額,她的孩子如果恰巧在第21名。她想過,跟第一名的考生“商量”一下,讓第一名考生讓出名額,去統招競爭,自己可以通過經濟手段作為交換。
“這恰恰是制度上的一個漏洞。”省城某熱門高中教務處主任對記者說,如果這樣做兩個孩子都能上好高中。即使沒有這種情況發生,初中學校也有可能“雪藏”高分生,讓高分生去統招檔競爭,以增加好學校的錄取名額。而一些家長擔心,如果高分生在第一階段填報志愿時惡意被雪藏,進入統招生競爭行列,會人為抬高統招分數線,加劇第二輪的競爭。
不過,濟南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進入第二檔統招階段,各縣高分考生也將加入競爭。“如果高分考生自己放棄,或者被學校‘雪藏’,這樣做一定是有風險的。”王春光對記者說,孩子報考志愿應該讓孩子自己做主,學校和家長都不能干涉和替代。但在這方面,教育部門目前還沒有有效的制約措施。
對此,一些考生家長表示,希望教育部門能更有力地監督這一行為,避免惡意放棄指標生名額。“我想,各初中高分考生,總數也就200—300人,如果第二檔才被錄取,教育部門是可以監控的。”家長姜女士說。
公布考生信息不包括排名
記者了解到,濟南市教育局今年公開承諾,學校招生計劃與錄取進程必須置于陽光下進行,實行陽光招生,學校招生計劃必須全部公布。與往年不同的是,濟南市直屬高中學校不再追加招生計劃,屏蔽了“追加計劃”中可能存在的暗箱操作。而高中階段學校錄取工作嚴格按照考生志愿信息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錄取考生的信息也將隨每次志愿填報進程進行公布。
王春光告訴記者,在每檔考生招錄完畢后,教育部門會立刻錄入錄取考生信息,并且公布被錄取考生的名字、性別以及準考證號碼。不過,考生在全市的排名情況則不會公布。“這個信息對于考生比較敏感,人性化考慮的話,教育部門就不對外公布了。”王春光說。
■頭條鏈接
指標生擴招師資配比引關注
本報7月3日訊(記者張榕博)今年17所高中指標生名額比去年增加了約一倍,各學校如何應對擴招,師資力量如何充實,將成為高中招生的一大看點。
今年17所高中指標生總數為8568人。其中,省實驗中學2009人,山師附中608人,濟南一中777人,濟南二中608人,濟南三中745人,濟南中學713人,濟鋼中學784人,歷城一中205人,歷城二中205人。
其中,省實驗中學今年有1757個名額分配到了各初中,接近去年987人的近一倍。據了解,今年,全市高中招生計劃比去年增加了3680人,僅省實驗中學較去年便擴招了1240人。另外,其他中學也都增加了兩三個班的招生計劃。
一招考人士表示,7月2日,省教育廳下發通知,要求各高中學校的班額控制在50人以下,最高不得超過56人。這就意味著,在各高中招生計劃擴招的情況下,勢必要增加班級數及相應的師資力量。在各學校沒有明顯增加師資的情況下,如何應對擴招,是否有足夠的優質師資配比學生,這也成了考生家長關心的問題。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