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教育局近日正式下發《關于小學實行“彈性離校”辦法的通知》,要求從今年11月1日起,全市小學對按時離校確有困難的學生全面實行“彈性離校”,由家長提出申請,經學校批準后可以合理調整放學時間,安排自習等,校方不得收費,不得變相補課。此舉在網絡上贏得了一片支持之聲。
“彈性離校”無疑是一項人性化的舉措,它解決了家長的后顧之憂,也讓孩子的安全得到更好的呵護,同時,它也有效利用了學校閱覽室、實驗室、體育和藝術教育場館等閑置資源,豐富了孩子的課外生活。這么好的政策,無論家長學生都會歡迎,現在的問題是,它什么時候可以在全國推行。
對于學校而言,“彈性離校”無疑會增加工作負擔,不過,由于選擇“彈性離校”的,往往是少數,例如南京游府西街小學2100多個學生,每天只有近200個孩子放學后彈性離校。所以,學校工作量不會加太多,況且即便存在人手不足的問題,也能通過增加教育撥款,招募師資來解決,作為納稅人,會很樂意為此買單。
“彈性離校”推廣實施的最大障礙,恐怕在思維。現在許多學校,總怕承擔孩子的看護責任,孩子早到校,學校大門緊閉,不讓進校,下課時,孩子被圈在教室,不準邁進操場,一放學,學校立刻清空,不準孩子滯留校園。這一切都冠以安全之名,不過,這種所謂的安全,是在以犧牲孩子的利益為代價,是不思進取,懶惰式的管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