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接受教育問題,今年,濟南市預計再新增10至16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定點學校,努力解決弱勢群體子女的上學問題。
4月23日上午,濟南市教育局舉行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基礎教育專場)現場辦復會,對熱點教育建議和提案進行了集中面復。據悉,2013年濟南市教育局共收到市人大代表建議18件,其中,會議期間17件,會后1件;政協提案49件。其中,涉及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受教育、留守兒童教育、未成年人道德建設等方面的內容成為熱點。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受教育問題是全社會熱議的話題。截至目前,濟南市共設立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定點學校66所。全市小學接受外來務工人員子女64990人,初中接受32206人,共計招生97196人,占全市在讀中小學生總人數的14.7%。在答復濟南市人大代表梁凡提出的《關于妥善解決農民工子女隨父母就近入學問題的建議》時,濟南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今省城已取消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借讀費,在就學方面與市民同等待遇。2003年起,該市每年撥付專項資金用于定點學校建設,2012年市級投入2200萬元繼續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定點學校改善辦學條件。
針對部分政協委員關于加強留守流動兒童工作的提議,近期市婦聯、市教育局、市社科院組成聯合調研組,對濟南市留守流動兒童生存發展現狀進行了調研。目前,全市共有留守兒童30989人、流動兒童97196人,面臨諸多健康成長問題。市教育局把“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作為專項工作,要求有留守兒童的學校建立起“留守兒童”個人檔案,加強留守兒童的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著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目前,全市建立了15家“婦女兒童家園”,提供教育、維權、幫扶等服務。今后,對于留守兒童,將繼續采取特殊的關愛政策,讓這部分孩子和濟南市普通市民的孩子一同健康快樂成長。
此外,青少年校外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濟南市人大代表韓震提出《關于增加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場所的議案》,并表示“不能剝奪孩子的體驗權”。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答復,歷下、市中、歷城、平陰、長清、濟陽等區縣都有自己的校外基地。目前,投資3000萬元的市中區素質教育基地正在建設之中,預計建成之后,每年可供近萬名學生進行活動。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