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五年,是山東教育發展史上最好最快的時期之一,也是山東教育發展史上重要轉型期之一,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雜費政策、全面推行學生的素質教育、大力實施“高教強省行動計劃”和“質量立校行動計劃”等措施讓山東教育實現了由“外延型”向“內涵型”的轉型。
從2007年春季開學起,山東省農村義務教育段“交錢上學”的歷史就此終結;同年秋季開學起,170萬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雜費也被減免,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雜費政策在齊魯大地實現了全覆蓋,比全國提前1年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義務教育。
濱州市沾化縣下洼鎮一中校長王志輝猶記學校2003年時的景象:教室透風透雨不說,連學校經費都是靠學生的學雜費支撐。“一年一個學生300多塊錢,當時對農村家庭也是個挺大的負擔。”僅僅4年之后,山東城鄉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全部免除,“現在政府在教育上投入加大,我們學校還重建了校舍、建起了語音教室。咱們農村學校的條件和城里的學校一個樣了!”
與基礎建設相配套,2008年春季開始,山東省為農村中小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
2011年,山東省出臺了全國首個縣域教育均衡發展方案,明確了每個縣區教育均衡發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投入資金近300億元,校園標準化、兩熱一暖工程、校園圖書館建設快速推進,新建、加固中小學校舍3500萬平方米,農村中小學面貌煥然一新。今年冬季到來之前,沾化縣濱海鎮的600多名孩子就搬入了剛剛建好的教學樓。
2011年,地方教育經費的投入達到1041億元,與往年相比增長53%,教育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達到19.98%。山東省各項資助政策(包括各類獎學金、助學金、助學貸款學費補償貸款代償、中職免費、義務教育寄宿生生活費補助等)落實財政性資助資金總金額約50億元,加上助學貸款和學校自籌經費,總金額超過60億元,惠及全省870萬在校學生和學齡前兒童。除青島外,山東省農村義務教育免雜費及補助公用經費31.77億元、免費教科書資金7.67億元,惠及710多萬農村學生。這不僅使他們平等接受義務教育,也減輕了億萬農村家庭的經濟負擔。
與硬件建設同步,山東省每年拿出1000萬元專項經費,實施萬名骨干教師培訓工程,對中小學教師進行分類、分層、分崗培訓,打造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專業化教師隊伍,為促進基礎教育的公平均衡發展提供高素質的師資保障。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