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區不同學校操作標準不同
專家建議應該有清晰打分標準
近日有家長反映,孩子的成績全班排第三,卻沒有獲得公辦外國語學校招生的推薦生資格。
記者了解到,對于推薦生制度,不同學校有不同操作標準,成績、綜合素質及加分情況比重不一。專家建議,學校的推薦生制度,應該有清晰的打分標準,否則容易引起質疑。
家長質疑:全班第三名當不了推薦生
張女士的女兒小麥(化名)在白云區集賢小學讀六年級。六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她的語文、數學、外語成績分別為89.5分、95分、96分,在班上廣州戶籍的學生中,排名第三。
無論是英語單科成績還是總分排名,女兒都名列前茅,張女士以為女兒一定能獲得外國語學校的推薦生面談資格。然而,學校一直未張貼公告,直到6月初才得知有同學已經取得了推薦生面談資格。在這些同學中,既有三科總分低于小麥的,也有英語單科低于小麥的。
張女士說,4月份報名的時候,學校說選拔條件是從六年級上學期三科達到A分區的同學當中抽簽決定。5月20日,學校又通知家長,只看外語單科成績。“最后到底是用什么標準選的,學校說不知道。”
張女士致電白云區教育局,對方表示白云區的選拔標準是先看六年級上學期英語成績,如果出現平分情況,就看五年級下學期的英語成績。
學校回應:具體篩選由區教育局決定
記者看到小麥的成績單,五年級(上)、五年級(下)和六年級(上)的英語成績分別為95分、87分、96分。“如果單科出現平分后,不是應該再看總分嗎?”張女士覺得很納悶。
記者在白云區教育局的官網上看到《2014年公辦外國語學校初中招生白云區面談指標分配細則》,除了戶籍要求以外,對學生的個人要求為“當年畢業生英語綜合能力達到標準者可以申報面談指標”。
集賢小學教務處盧主任告訴記者,今年學校六年級生一共有118名,最后有12名學生得到面試資格。“我們的畢業生只要達到A分區標準而且是廣州戶籍的,全部推薦到了區教育局。”盧主任說,學校沒有參與篩選工作,具體的操作細節均由區教育局來決定。
記者數次致電白云區教育局,均未得到回應。
推薦生制度:不同學校操作要求各不一
記者發現,以公辦外國語學校招生推薦生制度為例,各區操作要求不一。花都區需要參考語數英總分,南沙區則表示不捆綁語文、數學等任何一門非英語科成績或競賽成績作為資格條件。
在“英語綜合能力”這一項,南沙區要求“不以英語競賽成績作為資格條件”;天河區、海珠區、番禺區則與白云區大致相同,僅給出“英語的綜合能力”為標準。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張敏強認為,各校可以有操作空間,但素質、綜合能力這些打分項目要給出一個清晰的評分標準,否則容易落下主觀評定的嫌疑。(文/記者王曉全、申卉、何瑞琪)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