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發布,浙江省有四座城市上榜,溫州就是其中的一座。可以說,近幾十年來,溫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8月2日,浙江海洋大學東海科學技術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組織成員開展對老一輩的采訪及提問,從老一輩人的口中了解他們所看到的城市變化。
時光已逝永不會,往事值得回味
對于五六十年代的中國,我們所略知一二的可能只有“一五”計劃、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完成、文化大革命、人民公社化等中國當時著名的運動。為了了解那個年代的城市樣貌我找到了隔壁的李奶奶,李奶奶年逾80。盡管已經是六七十年前的事情了,但當我問起她時,她還是十分有激情的,數十年如一日,這些事情在她眼中仿佛就發生在昨日。她對我說,盡管當時人們的生活水平并不高物質生活匱乏,但人們依然充滿活力和熱情。當時流行著這樣一句話,“不笑破,不笑補,就笑日子不會過。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雖然聽起來,這似乎有點可笑,但這確是當時人們最真實的寫照。至于當時的城市建筑大多以兩三層的平房為主,幾乎不太出現超過三層的建筑。在城市的道路方面,道路雖窄但卻出奇的通暢,大街小巷仍遍布著黃包車夫和三輪車夫。
開辟新道路,開啟城市變化
溫州,一個離不開改革開放的城市,也得益于改革開放的浪潮使他乘風破浪。在十年文革后,鄧小平等黨中央干部積極總結錯誤。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在經過一系列以鄧小平為首的參會人員的積極討論之后,對于是否該進行改革開放仍存在很大的爭議,但最后依舊堅定的實行了這一政策。自此,溫州似乎被打通了“任督二脈”,開始了非常飛速的發展,城市的建設及人口的增長也變得極為迅速。溫州逐漸從一個房屋矮小人煙稀少的小城市變成了現在超過九百萬的大城市。可以說,自改革開放之后,溫州的發展道路便煥然一新了。李奶奶感嘆的對我說:“以前,大家家里的飯桌上全是咸菜餅番薯片,現在都可以是大魚大肉、山珍海味了。”
繁華,你我共同見證
現在的溫州四處都是摩天大樓,交通便捷,經濟發達,人口稠密,是中國最富裕的城市之一。有許多外鄉人慕名而來,想在這里開啟未來的幸福生活。如今的溫州,民營經濟十分發達,無論在我國亦或是海外溫州人都是經商的代名詞,制鞋業和服裝業更是溫州民營經濟的代表,在全國都可名列前茅。除這些以外,溫州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勢頭,試圖讓溫州駛入更快的發展“車道”。因此,對于溫州未來的發展,我們亦應該是滿懷信心的。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