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是人口大省,也是教育大省。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09所,2018屆高校畢業生多達34.9萬人。
據統計,截至7月底,安徽省內高校畢業生初次簽約率為85.86%,同比增長0.18個百分點,就業形勢總體平穩。與此同時,在就業地、就業領域以及就業單位性質的選擇上,2018屆安徽高校畢業生也顯現出更為多元、可喜的新局面。
本地就業吸引力上升 北上廣仍備受青睞
今年6月,安徽大學有機化學專業博士畢業生金山選擇留校任教,作出這一決定,對他來說順理成章。“我家是安徽桐城的,留在省會工作可以照顧到家庭,也能離女朋友近一點。”金山告訴記者,“畢竟在合肥生活了9年多,對這座城市有感情。”
“據初步統計,本省已成為本校畢業生就業的首選地,省外就業占比較大的是長三角城市,其次是北京和廣東。”安徽大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安徽省一些院校組織的專場招聘會上,記者發現在工科、醫藥類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中,來自安徽、江蘇、浙江、上海、北京和廣東等地的單位占據多數,流入地崗位供需基本匹配。
據統計,安徽省共有109所普通高等院校,2012年至2016年,省內培養人才152萬人,其中70%以上留在安徽工作。2017年,省內就業比例達到66.79%。預計今年,安徽省內就業多于省外的情況仍將持續。
在高校畢業生地域流向既有慣性之下,也有新的趨勢。
近年來,安徽省多地發揮差異化優勢,全域經濟協調發展,滁州精心培育智能家電及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綠色食品加工等主導產業,積極引才引智。此外,“皖江明珠”蕪湖、“高鐵樞紐”阜陽等地的人才“磁性”與“黏性”也在逐漸增強。從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吸引力而言,合肥不再是“一家獨大”。
隨著承接產業轉移步伐的加快,新的人才“洼地”正在形成。“東部發達地區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要素和產業正向周邊城市及其他地區外溢。”對此,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相關報告作出判斷。
企事業單位是用人大戶 制造、IT業求賢若渴
“科研是我一生所系,站上講臺傳播知識則是我的最大夢想。”金山表示,他身邊的博士生也大多選擇了教育或科研單位。
“能進國有大型企業,工作地點又在南京,這符合我的期望。”安徽工業大學金融學專業畢業生王福道說。今年4月,在安徽省工科類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上,他與中國水利水電十二局簽約。而王福道的校友、給排水專業畢業生白云峰也與寶鋼集團新疆八一鋼鐵有限公司簽約,準備回家鄉發展。
今年,安徽省內應屆高校畢業生都流向了哪些性質的單位?
安徽省人社廳就業促進和失業保險處負責人呂泉說,目前安徽應屆高校畢業生選擇事業單位就職的最多,企業次之,還有不少畢業生進入機關和部隊。《安徽普通高校本科專業布局和需求白皮書》顯示,截至7月,農學專業就業率最高,達93.18%,其次是工學91.64%,醫學90.55%,歷史學90.09%。
應屆畢業生的行業流向是觀察區域產業發展趨勢的“晴雨表”。如今,制造業以及信息傳輸、軟件和技術服務業已成為省內吸納人才資源的最大“海綿”,而這也與“安徽制造2025”“建設制造強省、科技大省、技工大省”的戰略定位吻合。
呂泉說,“安徽省內各高校主動服務全省發展戰略,畢業生流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交通產業、現代服務業,為全省‘十三五’期間重點發展產業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撐。”
據悉,下一步,安徽省還將鼓勵高校設置工業設計、車輛工程、生物制藥等引領產業以及學前教育、婦幼保健醫學等社會急需產業的相關專業。
政府構筑“人才引水渠” 畢業生走向基層與時代同頻共振
“當基層教師是出于現實考慮和家鄉情懷兩方面因素。”宋席席是安徽師范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本科畢業生。他婉拒浙江省優質高中拋出的橄欖枝,在去年7月回到老家淮南市鳳臺縣的精忠中學實習。6個月后,因功底扎實、業務過硬,他被學校正式留用,目前擔任高一數學老師。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觀念隨時代步伐而進。“家鄉有召喚,基層有舞臺”已成為有志青年的共識。
“高校畢業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不容易找到理想工作。無論崗位在哪里,只要踏實肯干,積極進取,都會有所收獲。能力提升了,肯定會擁有更大平臺。”安徽科技學院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應屆畢業生井建濤說。
“人才往基層走,是理性選擇的結果,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這對于高校畢業生自身成長成才都頗為有益。”安徽省人社廳就業促進和失業保險處相關負責人唐曉峰說。
為了讓高校畢業生“活水”流入基層片片方田,安徽省進行了積極實踐:多挖“引流渠”,促其“下得去”;擴建“蓄水池”,讓其“待得住”;用好“加壓泵”,使其“干得好”。
今年3月,安徽省委組織部、省委教育工委、省人社廳、省公務員局決定,組織選調優秀高校畢業生600人到基層培養鍛煉。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政府購買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更多用于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精神,安徽省還創新實施高校畢業生基層特定崗位計劃,穩定提供1.2萬個人社、財政、組織、司法等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吸納畢業兩年內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充實基層管理服務隊伍。
安徽省重點實施基層服務項目引領、能力素質培育、職業發展支持、成長環境營造、服務體系建設和基層后備人才6項子計劃,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作風過硬的基層青年人才隊伍,并進一步形成分層次、多渠道的基層優秀青年后備人才選拔體系。
“我們希望用關心和誠意,鼓勵并引導更多高校畢業生扎根基層,建功立業。”唐曉峰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