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人才缺口40萬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CSIP)2017年5月發布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6-2017)》(以下簡稱白皮書),目前我國集成電路從業人員總數不足30萬人,但是按總產值計算,需要70萬人,人才培養總量嚴重不足。
白皮書指出,1999年到2016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復合年均增長率為44.91%,蓬勃發展。
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弱,關鍵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高、人才缺乏等問題依然十分突出。
薪資待遇不高
白皮書指出,集成電路企業的研發崗專業人才年薪近30萬元,生產制造專業人才近20萬元。而本科學歷的應屆生在芯片設計中的平均年薪近15萬元,博士學歷近30萬元。
調查表明,80%的企業每年調薪一次,每次調薪比例大都在5%到10%之間。
但這一薪資水平與互聯網企業的熱門崗位,尤其是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崗位的薪資相比,明顯遜色不少。
部分互聯網人才招聘網站的招聘信息顯示,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且擁有4~5年工作經驗的人工智能人才,月薪最高可以拿到4萬元,考慮到許多互聯網公司都會發12個月以上薪酬,最終年薪可能超過50萬元。
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李浥東:“高校的芯片產業人才儲備堪憂。幾乎所有人都在做計算機應用的東西,而不是基礎的東西。”
頭重腳輕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計算機學會名譽理事長李國杰分析,國內IT人才培養之所以存在“頭重腳輕”的問題,一方面是因為芯片等底層技術有較高門檻,只有“985”等頂尖院校才培養得出來;另一方面也因為國內人才培養體制機制仍存在一些問題。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