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不了更高的物質待遇,可以給優秀校長更高更大的平臺,給他們發展事業的機會,把他們培養成地方教育領袖。
每年暑期,總有一些中西部地區優秀校長孔雀東南飛,跳槽到沿海發達地區,且有逐年增多的趨勢。最近幾年,筆者所在的中部某縣級市辭職南下的校長達10余人,他們都是校長隊伍中的佼佼者,在本地有過公認的辦學業績。
優秀校長和教師有序地流動,本是教育資源配置的一種合理、自然狀態,應當鼓勵和推廣。但中西部地區優秀校長扎堆辭職外流現象的背后,也有教育發展環境和教育生態出現問題的隱憂,應引起我們足夠重視。校長和教師資源是教育資源要素中最為核心的部分,尤其是校長,是教育事業發展中關鍵的少數,是引領一所學校和一個地方教育成長與進步的領頭羊。這些年,經濟發達地區憑借各種優勢招攬了大量優秀年輕人才從教,在師資上明顯優于中西部地區。同時他們還大量網羅內地優秀校長和教師人才,進一步加劇了地區間師資配置的不均衡,影響到教育質量和教育公平。
優秀校長們另擇高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表面上看,是沿海地區和大城市收入高、環境好、資源更豐富、生活更便捷。更深層的原因,則可能和中西部某些地方思想解放不夠,發展環境不優,教育生態跟不上教育發展形勢需要有關。不少校長的離開其實有黯然離場的無奈。當前,在一些經濟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或多或少地存在地方政府對教育投入不足等問題,教師待遇難以落實,不少校長經常為學校建設和教師待遇犯愁;長官意志和行政干預較多,校長的人事權、決策權、管理權難以得到保障,校長疲于上傳下達,無心鉆研教育教學等。當掣肘太多和壓力太大時,部分校長感覺力不從心,只有選擇退出。
發展教育首先要有一支愛教育、懂教育、甘心守教育和真心奉獻教育的校長隊伍。因此,地方黨委政府要尊重教育規律、尊重教育人才,在改善教育生態上下足功夫。
要真正重視校長隊伍建設,把校長隊伍建設作為黨的人才事業發展的重點工程。通過改革體制機制,建立一套愛護和激勵校長干事創業的制度辦法,讓優秀校長快速成長和脫穎而出。給不了更高的物質待遇,可以給優秀校長更高更大的平臺,給他們發展事業的機會,把他們培養成地方教育領袖。在考評機制上更多地關注校長專業能力提升和引領教師專業成長的能力,更多地關注學校辦學品質、文化、特色等,不能完全用考核行政官員的辦法來考核校長。
要給校長們減負。縣級地方政府是義務教育的主辦者,應履行主體責任。在教育投入上,要不折不扣地落實好國家教育投入政策,把三個增長兩個提高兩稅一金等政策執行到位,不能讓校長們為學校建設發錢愁、唱錢歌。
教育工作和學校管理有其自身的規律,帶有很強的專業性。地方黨委政府要盡量減少對校長辦學的干擾。特別在學校人事管理上,要尊重校長對副校長、中層干部的推薦權、任用權,盡量放權于校長的同時加強監督,否則就可能出現校長想用的人用不上,上面派來的人用不了的局面。同時,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要減少學校參與的招商引資、各類檢查評比表彰等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活動。校長們也應該淡泊名利,摒棄浮躁,靜下心來辦學校。同時,也要建立與教師專業技術序列相匹配的教師管理機制和工資、補貼等福利制度,教師工作內容、性質不同于公務員,不能籠而統之用管理公務員的制度和標準來約束教師。
教育承載著太多的期盼,校長承受著太大的壓力。只有優化教育生態,讓校長們放下包袱,輕裝上陣,提高教育質量、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目標才會實現。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