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90后應屆生在求職時往往表現的不如80、70后,除了年齡和社會經驗的差距之外,更多的還是應屆生在選擇職業崗位時的表現令面試官無法完全信任。日前在杭州某職業技術學院招聘會上,近200家企業不僅帶來了3000余個崗位,還在招聘間隙給學校提供建議。不少用人單位負責人表示,在今年招聘崗位減少的大環境下,企業卻招不到人,并不是企業不想招,也不是學生不優秀,只是企業的需求和學校的培養還有差距。
畢業生心態不穩定
在招聘會上,青春寶、阿里巴巴等知名企業的展臺被圍得水泄不通,但是所需人才崗位卻相對單一,除了銷售員外更多的還是偏向IT專業方面的人才。而另一部分中小企業卻顯得冷清不少。招聘會負責人介紹,不少90后大學生吃不得苦,覺得應該找個與大學學歷相稱的工作,但對于企業來說,學歷并不代表效率,不少高學歷人才動手能力弱,進企業后至少要培訓半年才能基本勝任崗位。
記者發現,不少中小型企業雖然規模不大,但提供的崗位卻十分豐富。有關人士透露目前畢業生的就業心理并不穩定,不少應聘者通過重重關卡才進入企業,但還沒有深入了解就嫌企業差、崗位不行,總認為年輕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有的甚至還沒過三個月試用期就提交辭職報告。
資格證書沒有針對性
除了提供崗位,企業還給學校帶來了近年招聘及畢業生到崗后的情況總結。在該校校企座談會上,30余家企業負責人為學校日后打造最合適員工提供經驗。
在應聘中,因為面試交流不如意最后與公司無緣的有不少。不少畢業生的簡歷看起來不錯,讓用人單位看到了希望。但在交流中,一些基礎專業知識卻難倒了不少學生,他們知道問題的答案,卻不懂如何轉化成適合應聘的語言表達出來,讓雙方都失望。
在用人單位看來,90后畢業生不僅是應聘技巧不夠,對未來職業發展也沒有很好的規劃。目前大多數畢業生的職業技能資格證書都至少達到了2本以上,雖然量很充足卻沒有系統分類,以至于進入企業后才發現,還或多或少地欠缺著相應崗位應具備的證書。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