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高校招生工作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近日,浙江高考普通類平行志愿第一段專業分數揭曉,部分結果讓人瞠目結舌。按照各高校最低投檔分數線,居然有五六所三本的獨立學院殺入了100強,碾壓眾多的985、211。尤其是同濟大學浙江學院,最低投檔分數線為646分,比武漢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等老牌名校錄取分數還要高。這是怎么回事?
要點速讀
這次事件是考生犯了低級錯誤,其背景則是浙江高考錄取開始不分批次。
高校分批次并不是天經地義的,改革有利于高校競爭,有利于學生有更多選擇。
這次事件肯定是考生鬧了大烏龍,烏龍出現的原因是錄取時不再區分一本、二本、三本了
高考考了646分,結果上了三本?開的是什么玩笑?
然而這是真的。據浙江教育考試院官方網站公布的《浙江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普通類平行投檔(一段)分數線》,有網友自行把各校按所有專業最低的投檔分數線進行了排名,得出的結論就是浙江有考生考了646分,全省排第5760名,結果被同濟大學浙江學院錄取了。這所學校雖然掛著同濟大學的名頭,但卻連分校都不是,而就是一個與社會合辦的獨立學院,在還沒進行高招改革的地方,錄取批次在二本之后,貨真價實的“三本”。
浙江這次的分數線,清一色的名校中,兩個三本“獨立學院”異常扎眼,圖片據知乎網友“金玄易”
有人猜,是浙江考生太戀家造成的。還真不是,還有幾所外地的三本院校分數線出奇地高,如四川大學錦城學院(637分),華北電力大學科技學院(614分),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631分),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609分)等。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和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的分數線甚至比“爹娘”——四川大學、南京師范大學還要高。600分上三本,莫非是時代變了?
答案其實就只有一個,今年的浙江高考招生進行了重大改革,志愿填報方式從以前人們熟悉的“分批報”,改為“不分批次,專業平行投檔”。換言之,本科一批、二批、三批不再分別報名了,而是混在一起,各個學校也不分批招生了,原先的三本院校和重點大學可以同時招學生。并且,原先報志愿是先確定學校再定專業,現在每個志愿就是一個“高校+專業”組合,并且可以打亂,舉個例子,即可以第一志愿報北大經濟學,第二志愿填清華計算機,第三志愿又填回北大法學。所以,浙江考生最多可以填報80個志愿。這幾個600分上三本的情況,大概率就是填志愿的時候犯了低級錯誤——這些600分實力的考生,把三本學校填到志愿列表中了,也許沒太當真填的是很低的順位,但由于第一年改革沒有經驗,不幸就被三本學校給錄取了。
浙江考試院公布的分數線中,還附帶了計劃招生數,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在浙江計劃招生80人。很多人就非常驚恐——這是不是說明這個三本學校錄取了80名超過646分的考生?因為按照以前的錄取經驗,所謂投檔線就是錄取的最低分,既然要招80個人,那就說明這80個人分數都比646高才對。果真如此的話,那本次浙江高招可以說是天下大亂了,難不成還有這么多考生填志愿時犯了低級錯誤?
這個擔心是不必要的。因為這次浙江高招改革,為了過渡順利,設立了一個“分段填報”的制度,第一段是排名前20%的考生,第二段是排名20%~60%的考生,第三段是排名60%~90%的考生。目前完成和公布了的,就是第一段而已。所以,真實的情況就是,在這排名前20%、成績較好的考生中,只有極個別填了三本學校,然后被錄取,他們的分數自然也就成了所謂的投檔分數線。其實這些三本學校錄取的大頭在后幾段的學生之中。
高校分批次并不是天經地義的
新聞解讀完了,其實就是個別考生鬧了烏龍,非常令人同情。但這里要說的是,浙江高招的不分批改革,其實是利大于弊的好事。
自恢復高考以來,高考錄取都是采用按錄取批次的方式。即提前批、一本、二本、三本、一專、二專等等,按順序來。絕大部分人從來沒覺得有什么不對,甚至認為是天經地義——提前批是特殊類型的學校選拔特殊人才,一本學校先招是因為985、211這些好學校要的就是高分的人才,二本學校進場招的是普通人才,三本、專科就招些“不成器”的“庸才”,次序有分,各司其職,不是挺應該的嗎?
錯了,這并不是天經地義的。作為考生,憑什么我高考考得差,就要被定義為“三本”學校出來的?這個名頭甚至要跟一輩子;作為高校,有一些是起點低、資源差,撿別的學校挑剩的學生是無可避免的,但憑什么就被永遠圈定只能跟在別人后面呢?
事實上,人們之所以此前認為分批錄取沒有什么不妥,很大程度上只是因為習慣成自然。在前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副校長蔡達峰看來,高校招生統一考試、按批次錄取的做法,是計劃經濟時代分配制度的產物,已經不適合時代的需要。
取消分批錄取,首先就是有利于打破一二三本批次的壁壘,有助于倒逼高校提升辦學質量,有利于激發高校競爭熱情。就拿三本院校來說,其辦學者也是有業績需求的,就算起點低、師資差、資源少無法全方位與一流大學競爭,但若集中資源投入到少數專業,未必不能取得一些成就,而且,至少得允許這些學校走這個路徑吧?所以當然得給這些學校機會,也能招到優秀的生源。否則的話,這些學校說不定只能靠“坑蒙拐騙”來提高業績。
對于學生來講,取消分批錄取,有利于讓考生有更多選擇,就算競爭不過,好歹有嘗試的機會。政府通過設定錄取批次,來限定考生的選擇范圍,不僅缺乏依據,還會影響考生的判斷。在蔡達峰看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自己的選擇結果決定于自己的能力,這是公共教育管理的重要原則,也是社會管理的重要思想。高考的政策和程序,一定要對所有考生都平等。
目前,教育界已經認識到取消分批次的意義所在,除浙江以外,今年還有很多省份開始合并錄取批次。這是一個好的現象。但是高招要最終實現學生和學校雙向選擇,高等教育去行政化,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攫取了超量資源的985、211稱號,什么時候能夠取消?取消了才能聲稱在高等教育領域真正推進了教育公平。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