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學弟學妹能把錄取通知書借我玩玩,看著太眼饞了。”西北工業大學畢業生宋曉龍笑稱,看到今年的錄取通知書,自己突然有了一種想重新入學的沖動。
近年來,隨著社會多元化的發展,中國內地大學錄取書的“造型”也逐漸由“中規中矩”轉而開始比拼“顏值”,錄取通知書從陜西師范大學的毛筆手寫到西北工業大學的AR技術,從北京林業大學的園林古典風到浙江農林大學的薄竹印刷,內地高校在塑造錄取通知書精美“形態”的同時,也將本校的文化“神韻”賦予其中。
近日,西北工業大學發出了中國首封AR錄取通知書引發關注。校方在通知書中嵌入了基于AR技術的虛擬校園平臺,學生用手機掃描錄取通知書后,便可在手機屏幕上看到校園信息、校園環境等動態展示。如此科技感“爆棚”的錄取通知書,讓網友紛紛表示羨慕。
“有一種大學,叫別人的大學,不服不行。”網友“塵霧”表示,這種酷炫的方式,會讓學生更有自豪感,加深對學校的感情。
西北工業大學工作人員介紹,新生錄取通知書嵌入AR技術,是為了通過其展現一種前沿的氣質,通過對校情校史及學科特色等主題內容的展示,使錄取通知書成為學校為新生送去的一份禮物。
對于陜西師范大學的郭雅楠而言,收到用毛筆書寫的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她深切地感受到了該校的厚重文化。“學校老師從2007年開始用毛筆書寫錄取通知書,每年發出4000多份。無論身處何方,每次看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總能從中感受到一種嚴謹莊重的精神。”郭雅楠稱。
陜西省社科院專家王曉勇認為,在中國內地,高考是許多人一輩子的大事,大學錄取通知書總能承載他們的記憶。無論是古樸素雅的毛筆寫就,還是主打“高大上”的科學技術,錄取通知書的本意是向學生傳遞高校的人文精神,使學校與學生思想聯通,并最終成為時代的文化符號。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