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在即,選擇何種專業才能為將來就業未雨綢繆?6月12日,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以下稱報告)顯示,三成以上畢業生工作與所學專業不對口,"職業期待不符”“迫于就業壓力”是畢業生選擇不對口工作的主因。
調查顯示,2016屆大學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66%,與2015屆的調查數據持平。其中,2016屆本科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70%,略高于整體平均水平,盡管如此,仍然有三成本科畢業生畢業之后從事與專業不相關的工作。
從具體的專業來看,2016屆本科畢業生工作與專業相關度較高的前十個專業是口腔醫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臨床醫學、護理學、康復治療學、預防醫學、小學教育和藥學,除小學教育之外都屬于醫學類專業,口腔醫學、麻醉學和醫學影像學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達到了99%。
報告顯示,醫學類專業工作與專業相關度高,應用物理學工作與專業相關度較低。與相關度較高的專業集中于醫學類專業相比,相關度低的專業并不集中,數據顯示本科畢業生工作與專業相關度較低的十個專業是應用物理學、社會工作、材料管理、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俄語、園藝、政治學與行政學、冶金工程、旅游管理和金屬材料工程。應用物理學的本科畢業生工作與專業的相關度僅為33%,緊隨其后的是社會工作、材料物理以及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皆為42%。
報告顯示,2016屆本科畢業生選擇與專業無關工作的主要原因是“職業期待不符”和“迫于就業壓力”。由具體數據來看,“專業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職業期待”而選擇不相關專業工作的本科畢業生有34%,其次是“迫于現實先就業再擇業”的本科畢業生,比例為23%。還有一成左右的本科畢業生因“達不到專業相關工作的要求”而放棄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
調查結果提醒考生和家長,在選擇專業時需注意了解該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未來的職業方向,評估專業的職業風險。同時,在校期間應加強專業學習以達到從業能力要求,提高就業質量。
報告以2016屆畢業生為調查對象,收回全國總樣本約28.9萬份,覆蓋了1313個專業,其中本科生樣本約14.7萬,本科專業為669個。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