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固定游泳,周二學圍棋,周三學英語,周五學鋼琴。”子皓媽媽劉女士談起暑假安排,顯得十分滿意,除了上興趣班,她還帶子皓參加學校組織的貧困山區獻愛心活動。對于暑假安排,劉女士表示沒有刻意為之。不過,對于大部分的父母來說,這是一個需要選擇的大難題。在日前廣州媽媽網的一次調查中,對于暑假安排,超過兩成的家長表示沒有規劃,甚至對如何科學分配學習和玩耍感到“一頭霧水”……
●調查
旅游還是上課?
暑假到了,孩子們各有想法,有人拋下課本奔向大自然,有人埋頭苦上補習班、興趣班和夏令營。如何合理規劃暑假這寶貴的兩個月?日前,某網站進行了“媽媽怎么安排孩子的暑假生活”調查,在近百名受訪者中,31.5%的家長選擇“休假帶孩子去旅游”,29.6%選擇“報興趣班或夏令營”,16.7%因上班沒法照顧孩子而選擇送其回老家。其中,22%的家長表示沒安排,正發愁。
●選擇
夏令營備受歡迎
“孩子在家就愛玩電腦,家長很頭疼。”“想參加夏令營,但擔心機構不正規。”不少家長向新快報記者表達了這樣的困惑。記者走訪發現,今年夏令營成了孩子們過暑假的好去處。
近日,50名小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參加了小記者體驗營,接受新聞采寫和攝影技術培訓。采訪前要做什么準備?與采訪對象交談如何邁開第一步?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討論對新聞的界定。“恐怖的、快樂的、奇怪的事情就是新聞。”8歲的文宇是《嶺南少年報》的小記者,對新聞采寫略有心得。談到災難性報道,文宇告訴同學們:“一定要帶一雙防水耐磨的鞋子。”
學習操作相機時,年紀最小的元元拿起相機,輕松拍下清晰的照片,還不忘提醒同學:“別對著光拍,會有背光。”而嘉華告訴記者,他除了體驗記者生活,還要去學鋼琴和畫畫,“跟小伙伴玩耍的時間很少。”
●收費
社工機構更實惠
記者走訪發現,今年各種夏令營報班火爆,主要有學習型、拓展訓練型和旅游度假型夏令營,課程多為一周左右,收費從300-800元不等,大部分由社工機構、教育培訓機構、戶外拓展公司、旅行社等組織開班。記者發現,相比商業機構開辦的夏令營班,社工等公益機構的收費更低廉,甚至有免費的體驗課程。
日前,白云青少年中心推出夏令營體驗日,招收有厭學叛逆、沉迷網絡、離家出走、親情淡漠等品行問題的青少年,年齡限制在12-18歲之間,學費全免。這類公益性質的夏令營備受家長歡迎。
專家支招
“拼養”孩子過暑假
廣州市家庭教育研究促進會理事許化利指出,充實暑假的原則就是:由家長帶著孩子走出去,增加孩子的社會性。對于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來說,不妨嘗試一下新潮的假期新方式:“拼養”孩子過暑假,即由若干個家庭帶著孩子們出行,由父母輪流照顧,孩子們也不會孤單。
●回鄉探親
家長帶孩子回鄉探親,有兩個好處:一是孩子可以接受爺爺奶奶和親戚的照顧,感受親情的溫暖;二是讓孩子親身體驗鄉村生活的艱苦,進而更珍惜在城市里物質豐富的幸福生活。
●補習班勿超1/3假期
根據孩子的愛好選擇科目,盡量少報,補習班和興趣班不宜占用1/3以上的假期。
●聯合出行“拼養”孩子
許化利建議家長們不要參加旅行團,最好和孩子商量自定路線,一起來當驢友。獨生子女家庭可聯合多個家庭(鄰居、同事、朋友)出行,孩子的差距在3歲以內,路上互相照顧,可增加如同兄弟姐妹間的交流。
記者教路
放假了,孩子開心,部分家長卻有些擔心。為此,記者特意整理了一些長假新玩法,以供參考。
●帶孩子做公益
這個暑假,子皓和媽媽參加了由學校組織的貧困山區獻愛心活動,將1000多元的物資送到了陽春市河朗鎮云簾小學小朋友的手中。子皓的媽媽說,做公益讓孩子懂得愛和付出。
●野外拓展訓練
在五花八門的培訓班及夏令營中,野外拓展訓練正成為很多家長的選擇。目前,在南沙、從化、花都、番禺等都有正規的拓展訓練基地。專家提醒,選擇有豐富培訓經驗的機構好重要。年紀偏小的孩子,不宜參加野外活動。
●擺地攤學理財
孩子擺地攤“當走鬼”,除了夠低碳,還能學會采購、推銷、算賬等。要想從小鍛煉孩子的理財意識,脫下“小皇帝”的外衣,多參加社區、街道舉辦的跳蚤市場也是不錯的選擇。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