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生共享“網上家園”
大學校園食堂也能網上團購?這樣的好事可是上海政法學院學子專享。日前,校內網絡互動社區上推出“食堂團購”特色功能,學生可以預約套餐,咖喱雞丁炒飯、素雞荷包蛋面……每份便宜一半。兩個月試點推廣期內,累計團出了6609份。
講座預訂、教學打分、電影搶票、學習討論……近年來,本市各高校的網絡互動社區成了青年學子全新“智慧家園”,學習、生活、就業、娛樂,一站式服務。
學吃住行玩一樣不能少
緊貼學生的學習、生活、娛樂需求,各高校的網絡互動社區各顯本領。
在東華大學,網上課堂一開就是102門,從線性代數到無機化學,每門課代表牽頭建站,聯系任課老師、發動“學霸”,將課件、筆記等教學材料都搬到網上,連教務處也提供了歷年考試的真題題庫,總題量達6000多道。
這還沒完,由于試卷沒有答案,學生們通過網絡平臺,發起有獎答題,專門開出“英雄榜”。解題者積分靠前位列三甲,不僅榮譽滿滿,還能獲得校內消費券、講座電影入場券等。學生甘曉晨說,“這樣學,大家比、幫、趕、超,特別帶勁!”
在上海政法學院,網上校園更是四通八達,學生按需前往——學生管理的學工系統、社區系統、圖書館、課程中心、一卡通服務、失物招領服務,甚至學校網絡電視臺服務全部打通,申請獎學金、買火車票,只需輕敲鍵盤就能完成。
一個多月前,復旦大學的校園智慧屋開張。根據對學生需求的網絡調查,有92%的同學希望江灣園區能建代收快遞設施。于是,新智慧屋專門設置自動代收快遞機,并為學生提供手機充值、文化演出票務購買等一系列服務。
網絡正能量在這里傳遞
如今在上海應用技術學院,許多班級的班干部選舉,甚至全校師生最看重的“校長獎”選舉,都在網絡互動社區完成,參與感更強。學生郭磊說,“大家都覺得這樣的方式更加公開透明,比如發起一個班長投票,只有班級內的同學有權限投票,且規定一人一票,絕無刷票可能。”
上海戲劇學院的學生網絡社區有個獨特的“我要當升旗手”功能。學生可以指定日期預約申請成為升旗手,審核通過后,在那一天,他可以用莊嚴升起國旗,來獲得紀念日的難忘回憶。
幾個月前,“中國夢·申城美”上海大學生微電影節在線上線下同步啟動,鼓勵青年學生拍出自己心中的中國夢以及上海之美。全市各高校大學生均可登錄設在學生互動社區上的微電影節官網進行在線報名、片花上傳和在線投票。參加的同學,還有機會進入有業界知名導師指導的微電影特訓營。據悉,最終得獎作品將代表上海參加全國大賽。
不僅是分享者更是創造者
在許多學生和老師看來,校園互動社區對自己來說,不僅意味著分享,更是一個創造的平臺。越來越多大學生參與進來,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近一年中,共有2000多個學生自己提出、發明的新功能在各大校園全新上線。
在上海交通大學軟件學院,不少學生正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長,開發各種新的插件,服務在校師生。“就像玩一樣,只要發現同學中真的有新需求,有人就會想辦法把這個功能做出來,讓這個社區更‘萬能’。”
上海交大學生朱慧舉例說,每年開學,有的新生進校后面對偌大校園,有點暈頭轉向,不僅在校內會迷路,對學校周邊也知之甚少。于是,很快有師兄們在互動社區平臺上開發出“交大百科”的服務插件。由于現在通過手機移動客戶端就能方便使用,這個服務功能已經成了新生進校必備。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