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回國就業,常常會遇到水土不服、就業不順。
究其原因,除了與其缺乏對國情的了解以及人脈資源有關之外,還與沒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有關。
嚴峻的海歸就業現實倒逼準留學生留學前就要做好職業規劃,這樣才有利于選校選專業、留學學習以及實習就業等。
眼下正是申請季,準留學生們,你們準備好做職業規劃了嗎?
回國職業道路更寬廣,英語好也未必能在國外過得舒適
每個國家都有很大差異性。留學確實可以改變人生,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這要在行前做好充分的思考。
做留學生職業規劃先要了解自身。某留學機構經理說:“我們經常會問前來咨詢的學生和家長為什么選擇留學,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 國外教育資源好 、 身邊親戚朋友的孩子都出國了 ,他們沒有站在學生人生的角度上做深度思考。”
布晴認為,留學并不僅僅是為了一紙文憑,更重要的是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和家長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比如,未來是打算是做公務員,還是在高校就職?或者準備進入跨國企業?或者打算回國自主創業……并且所有的規劃還要結合學生本身的情況,如家庭背景、性格習慣、費用預算等,再去考慮自己是否真的適合留學,這都是在留學前需要做的功課。
那么,留在海外發展好,還是回國就業更好?
新東方前途出國副總裁、新東方海威時代總裁俞仲秋認為,留學生應把回國發展當做重要機遇。在國外,華人可從事的行業比較狹窄,而海歸回國后獲得精英行業就業機會也比國外大。“不僅如此,在國外,華人在跳槽和上升通道上都會受到很多限制,通往高層的幾率很小,而在國內跳槽、創業則不會受到限制。最重要的是,在國內因為文化和自我定位,你會生活得更舒適。不是你英語好,在國外就會生活得很舒適。”
選專業時不妨做做職業性格測試
選擇專業要注意幾點:首先,看學生的個人興趣,通過個人的興趣愛好來選擇學習的專業,以及將來的就業;其次,根據所申請國家和我們國內目前各行各業的緊缺職業列表(澳洲,每年移民局都會對外發布一份SOL技術移民職業列表),給學生做行業選擇的參考;最后,在給學生申請某個專業時,也要結合學校的錄取要求,尤其是理科、工科等專業性較強的課程。某留學機構經理說“我們已經給做咨詢的學生提供專業的職業測評MBTI(職業性格測試)了,希望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
俞仲秋認為,留學前首先得了解自己擅長做什么,找到喜歡且擅長的專業/職業。首先,要了解各種不同的職業,以泛商科的金融專業為例,你要知道買方和賣方所涵蓋的工作有哪些,比如,買方交易員與賣方交易員就是不同的工種。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職業興趣和擅長,那么可以借助職業興趣測試來了解自己,如霍蘭德職業能力測試等。
這幾類企業,最適合海歸們就業選擇
留學前,還需要知曉海歸的就業現狀,以及哪些企業是海歸的主要目標。
俞仲秋表示,“企業招聘, 海歸優先考慮 的企業非常少,我們做過調查,注明 海歸優先 的企業一年只有1000多家約10000個崗位,而我們一年回國的海歸就有40多萬人。我認為海歸就業重點應考慮這幾類企業:世界500強企業在華分支機構,中國的500強企業和中國的上市公司,國內市值500強的企業、各行業的20強企業,以及常年進行校園招聘的企業。此外,還可以重點關注國內年收入為10億+、利潤為1億+且多年穩定增長的小而美、品牌知名的優質民營企業,它們雖然沒有上市,但前景非常好,國內有大批這樣的企業。”
確定了就業目標,就要進行求職的背景提升,包括:學校的求學質量、GPA(本科段的GPA成績更重要,研究生階段主要看真正學到了什么)實習、簡歷、筆試和面試,這當中實習尤為重要。俞仲秋說:“實習絕對是你取得面試機會的敲門磚,實習本身就能帶來returnoffer,企業return offer發放率不低,比如IBM的實習項目re-turnoffer發放率是90%。”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