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教師:讓園丁遠離身心疾病
幾乎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名“完美老師”。他(她)或許是兒時嚴父慈母般的班主任,或許是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給予無私幫助的老師。
然而你是否想過,老師也會需要幫助?許多老師需要專業技能的培訓,還有不少老師因為壓力大,容易患上心腦血管疾病。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已開始從事各類“關愛教師”慈善活動,為孩子們的園丁送溫暖——
“萌芽計劃”關愛孩子培訓幼師
“萌芽計劃”——這個溫馨的詞語,表達的是市慈善基金會對外來務工者孩子的關愛。今年3月起,“萌芽計劃——關愛來滬務工人員子女學前教育項目”正式啟動,它包括“培訓看護人員”、“為看護點幼兒提供玩教具”和“企業志愿者結對服務”三項內容,以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技能為主要切入點,讓孩子們得到更好的教育。
“都說‘孩子是腳,教育是鞋’,突然間發現我們以前的教育方式太死板了。”閔行區世紀幼兒園老師石祥利說,參加“萌芽計劃”培訓令他獲益匪淺。培訓師傳授他根據幼兒的不同年齡特點設計教案,包含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行為能力等各個方面,還要以“做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們接受。經過培訓,他開始用空瓶子、鉛筆、絨線等廢舊材料自己制作教具,整個課堂氛圍比以往活躍多了。
培訓師發現,不少外來務工子女幼教老師存在“短板”。他們希望盡可能多給孩子們傳授知識,為他們進小學學習做準備,對于保育保健簡直是“一張白紙”。為此,他們將培訓重點聚焦在幼兒日常生活管理、衛生消毒、常見病預防和護理、意外事故預防等方面,完善幼教老師的知識結構。
據悉,這個項目由上海市托幼協會直屬上海市學前教育致力培訓中心承辦,采用“高強度”培訓,暑假期間每周末培訓8課時、連上9周,最后還要進行考核。最近,培訓師開始對受訓對象進行實地走訪聽課,鞏固培訓成果。
此外,市慈善基金會還資助另一個公益項目——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校骨干教師培訓。由上海市民辦中小學協會提供師資力量,為9個區縣的157所民辦隨遷子女小學的骨干教師“充電”。今年的項目著重于教師的個人素養,包括硬筆書法、普通話、課件制作、才藝等。
青浦區曙光民辦小學校長余紅旗說,他在培訓后自創了“211習慣養成”特色課程。根據心理學上“孩子一個習慣動作的養成需要21天”的理論,把“好習慣養成法”編入課程表,每周上一堂課。這套課程果然頗有成果,孩子將原本散亂的課間休息時間利用起來,分成興趣班一起到操場里跳繩、踢毽子;午間就餐不再一窩蜂下樓領餐,上課發言時也少有學生再大聲插話。
為重病老師送上溫暖
老師們肩負著培養學生成才的重任。因為身心壓力大,老師也是患病高危人群。
一項針對上海近千名中小學和大專院校骨干教師的健康體檢結果顯示,1/4老師有腫瘤疾病危險,近1/2老師有心腦血管疾病危險。醫生得到的檢查結果難以置信:在平均年齡為48.9歲的701名男教師和284名女教師中,提示有腫瘤疾病危險的占25.5%;有心血管意外危險的占47.6%;有腦血管意外危險的占48.9%;可能與職業有關的肺功能不全的占19.2%;頸椎病的占62.5%。
老師的腦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病的發病危險性,明顯高于其他人群。還有許多老師說,自己患有睡眠障礙、肺部疾患、消化障礙、咽炎鼻炎等。而一些帶畢業班學生的老師和重要科目的任課老師,往往為了帶學生而拖延治病,甚至許多高級教師因為重病才被迫離開崗位。
市慈善基金會每年都會捐助一批重病老師。不久前,基金會負責人帶著來自企業的捐助款,走訪了身患頑疾的3名老師。吳中路小學體育一級教師李慶芳任教大部分年級的體育課程,深受學生愛戴。沒想到,很關心孩子們身體發育情況的她,自己卻患上重病。她生完孩子后得了妊娠糖尿病,因為堅持上課不愿休息等多種原因,病情不斷惡化,還引發腎積水等并發癥。2011年,她患上尿毒癥,即便是血透治療期間也堅持任教。直到2012年糖尿病綜合征導致她視網膜脫落失明,她才放棄了事業回家休息;閘北區永興路第二小學語文高級教師李老師家境原本就不富裕,患乳房癌治療花費一大筆錢,全家人的收入難以為繼;還有一名北虹初級中學語文教師孫老師,也因癌癥自費近30萬元。獲得過許多榮譽稱號的她,總希望自己的病不連累單位。
獲悉,不少到市慈善基金會捐款的企業和市民,都希望聚焦教育領域,關愛貧困學生、患病老師等特殊群體,而越來越多專項基金也專注于對老師提供各種援助。
貼“心”禮物預防抑郁癥
今年教師節前夕,市慈善基金會為老師送上一份貼“心”禮物——成立上海教師心理健康發展服務中心。
全國每年都會發生老師患抑郁癥自殺的事,老師也是患抑郁癥的“高危群體”。一名被確認患抑郁癥的數學老師在接受采訪時說,他從教20多年,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每天下課后幾乎都會與同學聊天、幫助他們緩解學習壓力、疏導情緒,學生因此都很愛戴他。或許是長期積壓了太多屬于別人的“負能量”,他近年來感到越來越郁郁寡歡,漸漸發展到失眠和食欲不振。有時候他覺得工作不堪重負,和同事、學生的關系也出現危機。等到到醫院急診時,醫生認為他“情況很嚴重”。
一名資深心理咨詢師告訴,她為多名老師做過心理治療。一般而言,他們在處于輕度或中度癥狀時會隱藏病情。往往因為為學生操心過多而忽略自己的病,這種情況下幾個月甚至幾周時間就會由輕轉重,重度抑郁癥患者常常伴有嚴重的神經官能癥,精神極度痛苦,有的會沖動自殺,還有少數會伴有傷害無辜的行為。
為了幫助老師釋放和排解心理壓力,上海教師心理健康發展服務中心為老師提供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服務,包括電話咨詢、網絡咨詢、預約面詢、團體輔導、危機干預等等。中心總部設在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目前還設有黃浦、楊浦兩個咨詢服務點。
一支強大的專家團隊資源隨時為老師提供心理服務。有需要者可以通過撥打中心24小時心理咨詢熱線63036588或登錄“海心網”(www.shxinli.org)教師心理健康服務網絡平臺,添加教師心理服務QQ20915-57132接受電話或網絡咨詢。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