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長三角多所中學試點“新型體驗式德育課”
在上海田家炳中學,孩子們正在上一節關于生命最后日子里“我的最愛”的示范課。
長三角多所中學在上海田家炳中學展示了“新型體驗式德育課”。三年前,這些學校從香港教育界引進“青少年正面成長計劃”,旨在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八種和學習成績無關的能力。據悉,該計劃將在全國166所中學進一步推廣。
2011年起,上海、蘇州、常州、揚州等地多所學校嘗試了一種全新的德育模式——從香港引入“共創成長路”青少年正面成長計劃,通過讓學生掌握8種和學習成績無關的能力,如與健康成人和益友的聯系、社交能力、情緒表達與控制能力、認知能力、采取行動能力、分辨是非能力、自決能力、自我效能感等。
該項目主要負責人,華東師大社會發展學院副院長、青少年與社會工作研究中心主任韓曉燕透露,如今青少年群體存在的很多問題,如抽煙、網癮、校園暴力等,多是由于缺乏對自我、社會的正確認知與處理能力而導致,“青少年正面成長計劃”的目的就在于幫助學生消除心理問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學生在這門課上沒有教材,無需作業和考試,而是通過自由式課堂、體驗式教學、互動討論,貼近生活的鮮活事例進行學習。
在華東師大“青少年正面成長計劃國際會議”上,專家公布了對這一德育試點的調研結果,通過長達六個學期的跟蹤調查數據表明,參與成長計劃的學生8種能力都有了顯著提高。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