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華理工科男“玩”出一場鋼琴音樂會
久石讓音樂與宮崎駿動漫已攜手走過30年,飯團和宮迷們會以怎樣的方式來紀念?5月20日晚,華東理工大學理工男姚晨煒,以一場自主策劃和組織的特別演出,帶領師生追憶那不返的時光。
此前的5月15中午12點,音樂會門票在“小花梨”微信平臺開搶,不到12分鐘,850張門票即被秒殺。
姚晨煒是誰?他為什么會主辦這場主題為“不返の時光”的大型動漫金曲音樂會?他的演出,為什么會吸引那么多華理學子?
只想玩不想學,一位鋼琴流浪者
英俊的外表,嫻熟的指法,動聽的旋律……素有“鋼琴王子”之稱的姚晨煒,在舞臺上的身影總是這么迷人。但每提及音樂學習的經歷,姚晨煒都很尷尬,因為在鋼琴演奏這條路上,他一直在流浪,是個從未接受過系統培訓的票友。
和很多孩子一樣,姚晨煒從小也有一項“必修”的功課——學鋼琴。從3歲到小學五年級,姚晨帶著逆反心理學琴,并懵懂地考到鋼琴9級。到底掌握了多少彈奏的技藝?姚晨煒對自己沒有信心,指法亂不說,認譜也不行,樂理知識更是淺薄,最大的收獲是培養了樂感。
但對固定模式、固定符號的厭倦,使姚晨煒越來越討厭學鋼琴,終于,父母妥協了。
再次接觸鋼琴,是在姚晨煒讀初中時,父親的一次“無心插柳”。
有一天,喜愛音樂的姚父帶回來一本雙鋼琴版的樂譜《保衛黃河》,并對姚晨煒說:“要是你能彈出來就好了。”雖然姚父只是隨口一說,姚晨煒卻和這份譜子杠上了。當時的姚晨煒連五線譜都不懂,卻要把難度為演奏級的曲子彈出來,談何容易?“樂感”發揮作用了,姚晨煒一遍遍地聽曲子、辨認譜子上相應的音符,再將雙鋼琴版本改成單鋼琴版本,終于,《保衛黃河》在他的指尖流利地流淌起來。
真正讓姚晨煒重拾鋼琴的,是高中時偶然撥動他心弦的兩首曲子:久石讓的《Summer》和Yiruma的《Kiss The Rain》。此后,姚家的琴蓋就再也合不上了,即便是高考那天。
一次元旦晚會上,同學拍攝了姚晨煒彈奏的曲子并上傳到網絡,點擊量頗高。姚晨煒一看覺得不錯,就決定每周上傳一首。高中三年,優酷上已經有近150首他彈奏的曲子,點播率總計達到了幾百萬。
即便如此,姚晨煒還是沒有再學過鋼琴,都是自己一個人在玩。“音樂只是一種心情的表達,真的不需要這么多符號和格式來束縛它,我理解就好。”他說。
從策劃到組織,自己辦一場音樂會
姚晨煒一直鐘愛久石讓的音樂。2009年久石讓舉辦25周年個人音樂會時,姚晨煒算了筆賬:2014年時他讀大三,想法會比較成熟,人脈也會更廣,自己可以舉辦一場久石讓30周年音樂會,作為步入社會前的最后一場狂歡。
可是這筆賬遠比姚晨煒想象的要難算,策劃組織起一場100分鐘的視聽音樂會,僅靠自己一個人彈奏幾首鋼琴曲是撐不起來的。為此,姚晨煒找來了管弦樂團、校合唱團、校舞蹈團、吉他社的同學們同臺演出。
準備譜子時,他就被現實狠狠甩了個嘴巴。因為版權等原因,音樂會選擇的很多曲目都沒有現成的樂譜,需要自己改編和整理。可是問題來了:姚晨煒沒學過音樂,樂理知識基本為零,連五線譜都看不懂怎么打譜?
姚晨煒只好找人現學。“說來也慚愧,這學期我才知道了什么叫八分音符,什么是44排,什么是付點。”三個月里,每一首曲子他都要一遍遍地聽,符號要一個個地記。像交響樂版本的《天空之城》,每一段都有十幾個聲部,姚晨煒有時候得聽上幾十遍才能記下來。
如今,在姚晨煒的排練室里堆滿了樂譜,每一張樂譜上面密密麻麻爬滿了小蝌蚪。為了這次演出,姚晨煒特地從上海師范大學請了音樂專業的同學來助陣。這些同學看到譜子也是一驚,覺得“太不可思議了”,直夸姚晨煒“是個天才”。
除了整理樂譜和組建演出團隊,姚晨煒還自己設計海報、制作手工門票和宣傳視頻及籌集資金等,從頭到尾體驗舉辦一場音樂會的過程。
音樂會的沖刺期,姚晨煒常常凌晨三四點的才收工,雖然很累,但從未想過放棄,“放棄的理由有很多,堅持的理由只有一個,就是喜歡。更何況,這不是我一個人的音樂,這是整個團隊的夢想”。
姚晨煒的夢想得以實現,離不開華東理工大學團委的支持。該校團委書記倪煒記得,去年冬天,姚晨煒帶著非常完備的演出計劃、參演名單和曲目來尋求支持,讓人震驚和感動,“當時我們就想,團委一定要為這個青年學生完成這個夢想,給他夢想成真的舞臺出一份力,也帶動更多青年學生對于藝術氛圍的向往和追求。”
向左走向右走,做有藝術修養的理工男
除去“鋼琴王子”的外衣,姚晨煒是一名典型的學術理工男。已在化工學院讀大三的他,還是個理工學術男:不僅連續兩年都拿到獎學金,還參加過普萊克斯科技建模大賽且獲得特等獎,現在,由他負責的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天然長棉纖的化學改性及其高性能化”即將迎來中期檢查。
姚晨煒還是一名社會工作多面手:當過校合唱團的男高音,并隨團參加了香港青少年合唱節;組織社會實踐團隊,到美國通用電氣等企業參觀;負責建設“華東理工大學—上海澤興電子器件飾品有限公司社會實踐基地”;擔任化工藝術團西洋樂器部部長學院,班級文藝委員。作為志愿者,姚晨煒自2008年起在上海市第一社會福利院做義工,并在進入大學后,將其發展為化工學院黨支部的校外黨鍛基地,每月一次去志愿服務一次……
這些經歷,讓姚晨煒的大學生活比其他人多出了很多滋味。
“世間萬物都不離開藝術,如果可以將理工與藝術結合,那就再完美不過了。”關于未來,姚晨煒一直憧憬著這樣一種生活:白天奔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晚上下班后衣服一換,去酒吧彈彈琴,享受第二人生。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