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在沈務工的黑龍江小伙子大劉如約來到大東區大北街道北苑社區,順利地領到了《就業創業證》。這些年走南闖北在不少城市都打過工的大劉,在拿到《就業創業證》時連說了好幾個沒想到——“沒想到在我租房的這個社區就能辦證,太近了;沒想到外地人辦證不需要《居住證》,真方便;沒想到兩天就辦下來了,太快了……”感慨頗多的大劉并不知道,如今,在沈陽市辦理《就業創業證》(原《就業失業登記證》),早已打破了區域、戶籍、層級等諸多限制。
過去,發放《就業創業證》實行三級審核制,需要9個工作日辦理才能拿到。隨著簡政放權步伐的不斷推進,沈陽市率先在全國實行網上辦理就業登記和辦證權限下移工作。市人社局、市就業局和東軟集團聯合開發了《沈陽市金保就業信息系統》,用人單位辦理就業登記可以直接在網上錄入員工信息。同時,相關部門出臺文件,明確了《就業創業證》發證權限下移,并放寬了就業失業登記工作條件。目前,不論是本地勞動者,還是外地勞動者,都可以在全市10區3縣(市)任何層級的任何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就近辦理《就業創業證》發放、就業登記、失業登記等業務,且不要求外地務工者提供《居住證》。
審批時限和效率提高了,會不會讓提供虛假信息、不符合辦證條件的人鉆了空子呢?市人社局就業促進處工作人員劉志強表示,《就業創業證》相當于就業創業工作的“身份證”。為確保錄入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工作人員在采集數據過程中嚴把初審、審核、復核這“三關”,力爭從源頭上確保數據的客觀。
此外,在全面推進就業失業登記業務經辦服務向基層下沉的同時,很多地區都建立了“初次辦理、問責到底”的工作機制,做到服務下延、責任到人。將《就業創業證》發放納入就業工作績效考核項目,嚴格業務標準,定期或不定期對登記的數據進行抽查核實,保障就業失業登記工作有條不紊開展。(韓冰)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