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李開復出現在“2010浙商(夏季)論壇”,向數百位浙商介紹創新工場,邀約投資。據悉,李開復因護照丟失無法乘機,進而改坐火車連夜趕到杭州,參加此次論壇。
在論壇上,李開復表示,目前相比、房地產,IT業是最值得關注和投資的產業,創新工場在未來5年將投入8億元,目前已投9個項目,其中7個屬移動互聯網業,接下來還將投10多個項目。李開復顯然需要更多的投資者。
巨額民資向來有“投資風向標”的美譽,創新工場如獲投資除了巨額研發資金,其企業價值也可獲得更多業界認同與關注。早在2009年,創新工廠就因為其明星投資者而火了一把,其股東包括美國中經合集團董事長劉宇環、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新東方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和Youtube創始人陳士駿等業界大腕。李開復也曾表示,如果創新工場基金有2億美元,會考慮做150個項目。其中130個可能死掉,但20個項目也許會帶來幾百倍回報。
創新工場是李開復辭任谷歌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后,于去年9月推出的創業計劃,專注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3個領域的投資,李開復希望借此實現IT技術快速商業化,開創“+企業孵化器+創業指導”的混合商業模式。
當然李開復幫助青年人創業的理念贏得了社會廣泛的認同和贊賞。創新工廠概念的成功之處是顯而易見的。由創新工廠選擇項目,交給選拔出的創業團隊進行研發和市場運營,創新工廠提供資金,以及包括、財務、服務器、搜索引擎優化和團購廣告等多方面的支持,這樣的模式降低了創業企業因為缺乏資金和市場運營經驗而失敗的危險,也讓李開復的創新工廠可以源源不斷地推出新產品。
顯而易見,項目的選擇是投資成功的關鍵。但是,任何一個優秀的創業品牌都是經過市場考驗之后,經過磨難與發展才體現其商業價值的。因此,如何在短時間內選擇有價值好項目是擺在眼前的首要問題。
其次投資者的認可是項目能否存活的另一關鍵。曾經就有投資者在對創新工廠進行考察時有過誤解,認為工場就是放堆年輕人在電腦面前,生產線、圖紙也沒有。對此,李開復也在此次論壇上做出了解釋。另外有業內人事認為,一位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可以迅速地適應并提升一家公司,甚至可以短時間內開拓新的業務和領域,但要利用自己品牌創建一家新公司,同時啟動幾十個項目,難度很大。
據悉,李開復創新工場已經有兩款產品研發成熟,分別是微博Me和豌豆莢手機精靈。目前創新工場內部有9款產品正在研發和測試,公司計劃在8月底集中推出4款產品。相信這4款產品上市效果直接影響創新工場以后的融資前景。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