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來自上海大中小學的百余名青少年在中華藝術宮跟隨民藝專家潘魯生體驗了一回當代藝術創作。
記者在現場看到,主辦方在大廳安排了鳳凰、蜻蜓、蝴蝶、貓頭鷹、老鷹等各式各樣造型的黑白風箏,小朋友們選擇自己喜愛的風箏進行再創作,有的畫上了鏤空花紋,有的涂上了喜愛的顏色。每只風箏前,都有一位小畫家在聚精會神地繪制,一幅幅充滿童真童趣的夢想圖畫便躍然紙上。
從事美術教育工作30多年的潘魯生在接受《少年日報》小記者們的采訪時說,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培養青少年的藝術情懷,他們是文化的傳承者,只有讓他們更多地了解民俗民間藝術,體會民族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才能使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潘魯生是我國民藝研究領域的重要學者,他的跨年大展“神彩·繩度——潘魯生當代藝術巡回展暨畢加索/潘魯生陶瓷的對話”正在中華藝術宮舉行。他多年來從事設計教學和藝術創作的同時,身體力行地倡導以文化自覺的精神理念為基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發展成果,進行當下中國的文化建設實踐。正因為此,他的藝術創作具有廣闊的藝術視野,一方面他從傳統民間鄉土藝術中尋找創作母題,另一方面又以開放的觀念從事中國語言的當代藝術的創作實驗,神彩納福、魯班繩度、國瓷彩墨、神山意象等作品呈現出了剛健清新、自由奔放的風格氣派。
潘魯生當代藝術巡回展結合藝術家創作的風格特點,引入了民間木板年畫工藝體驗、瓷盤繪制、花馬抬轎、門神納吉等民俗元素,營造出神彩納福、馬年吉祥的中國傳統年味,展覽開幕以來,已經吸引了數萬名觀眾參觀。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