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不是985,211,有些企業連面試就機會都不給?這是企業從實踐管理和自身需要出發做出的決定,而且在我看來是相對合理的。985和211是國內名校的代名詞,名校的學生也一般意味著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較高。我們馬上就會想到,有些來自二本學校的優秀學生也會比很多所謂名校混日子的學生綜合能力高,但是這個畢竟是小概率事件。所以這就意味著從985和211選擇到優秀的未來雇員的幾率更大,也就會更加容易,最后說直白就是節省事件和成本。行業內哪些知名企業,人人都想去,所以每年光是應屆畢業生就數量驚人,如何人力資源部門的人一一處理,花費的時間和成本驚人,所以確定一個門檻,比如985或211是一個省事省力,效率很高的方法來選擇出企業需要的候選人。另外我需要說明的是,企業用人,用名校學生,還有一個就是企業形象和品牌的問題。如果宣傳說我們學校100%都是來自清華北大或者哈佛耶魯斯坦福的學生,你對這個企業的印象如何呢?當然我舉得這個例子比較極端,但是很說明問題。
不過來自普通學校或者二本學校的學生也不必絕望,雖然這些企業不招收應屆畢業生,但是對于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學生,人力資源查看你簡歷后會給予你面試機會的。所以普通學校學生可以先進入一家小公司或者不是那么知名的企業就業,然后通過自身努力熟悉行業內流程,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做出漂亮的業績,再過度到知名企業。
關注微信公眾號“美國留學館”(USAedumuseum),QQ群15934664,微信751151402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