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名佛山中考文化科滿分狀元、650分以上高分人數達到473人,占全校考生的53%;上廣東省重點高中石門中學、佛山一中分數線人數達468人,上線率高達51.9%;600分以上人數793人,占全校考生88%……
據了解,南海實驗中學2016年中考各項綜合指標遙遙領先,蟬聯南海區中考十四連冠。
南海實驗中學堅持“敏行日新,修己安人”的教育理念,大力打造“六個一”工程,實施“周末零作業”,堅持個性化、國際化的辦學思路,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對此,南海實驗中學新任校長林景飛表示,接下來學校將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開展“名師工程”,提高教學效率,在“傳承中發揚”,繼續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實施“六個一”
這里的“周末零作業”
“人人都有一顆仁孝之心,人人能寫一手好字好文章,人人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人人都有一項健體專長,人人都會一門樂器,人人參與一項科學探究活動”。這就是南海實驗中學著名的“六個一”工程。據南海實驗中學副校長周秀麗介紹,為踐行“六個一”工程,學校每年舉辦仁孝節、讀書節、英語節、體藝節、器樂節、科技節六大節日,學生幾乎每天都像過節,孩子們的才藝也借助節日舞臺展示得淋漓盡致。
“南實的周末零作業給我們提供了更多的自我學習和成長的時間,我們可以帶著樂器輕松快樂地回家,練練書法,參加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陪父母聊聊天,周末的時間完全屬于自己,這種感覺真的很棒。”提起自己周末的生活,初一年級的鐘晴同學、陳優越同學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據悉,南海實驗中學實行的“周末零作業”,開廣東教育先河,為學生的幸福發展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空間。
此外,南海實驗中學在完成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規定課程外,還為學生開設了近30門選修課程,從德語、法語等小語種,到英語戲劇、影視文學、趣味數學、編織、剪紙等特色文化課程,種類繁多的選修課程進一步提升了南海實驗中學學生的綜合素養。
推行“智慧課堂”
這里的教學自主多元
“剛開學的時候,學校讓我上了一節全校級別的公開課,讓我自己的教學水平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的研究生張大千,目前在南海實驗中學擔任初一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在我的師父和其他老師的幫助下,我不斷打磨這一節公開課的質量。”
在張大千眼里看來,南海實驗中學的教學氛圍寬松,在此基礎之上,實行“青藍工程”,即讓新老師與經驗豐富的特級教師結成師徒關系,雙方互相在彼此的課堂上聽課,課下討論交流,以此讓新老師短時間內迅速提高其在教學方面和學生管理方面的水平。
“學校還會經常組織年輕老師進行專業知識和教學管理的培訓,身邊眾多優秀的老師也會時刻激勵著你。”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的研究生曾祥飛,目前在初三年級擔任化學老師,“用化學的專有名詞來說,南海實驗中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個催化劑,讓學生、老師不斷地往更好的方向發展,為他們的未來幸福奠基。”
此外,據南海實驗中學秦芳主任介紹,南海實驗中學推行自主、多元、靈動、探究、高效、創新的“智慧課堂”,站在教師的角度,智慧課堂不拘泥于形式、不追求模式,不拿一把標尺束縛教師,尊重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和學生在學習的主體性地位,通過師生在教與學的互動,使學生愿學、樂學、會學、善學,培養學生自勵、自律、自為,從而也使教師形成自己獨特的個人風格。
注重身心健康
這里的學生全面發展
在初中階段,是學生身體發育的重要階段,對此,南海實驗中學每天下午會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開展相應的體育訓練。“初一年級是跳繩,初二、初三年級是跑步,就算是到了中考的前一個星期,體育訓練也不會停止。”據南海實驗中學相關負責人介紹。
南海實驗中學還針對學生的發展情況,對應地在教學和日常生活管理中做“加減法”,“比如說我們學校學生的起床時間比其他學校都要晚一些,根據我們的長期觀察,在保證學生足夠睡眠的情況下,他們的精力和學習熱情都會更充足。”秦芳主任介紹,“而加法,就是在‘周末零作業’、壓縮必修課程、起床時間推后的基礎上,為學生開展各式的選修、藝術、德育、體育課程以及各種團體活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此外,南海實驗中學還針對全體學生,開展了器樂課以及男拳女劍、男足女舞的課程,讓每一個男生都學習拳術和足球,每一個女生都學習劍術和舞蹈,培養他們的良好氣質。不僅如此,南實的學生們還走進社區、走進農村、走進大自然,發展個人興趣愛好,學到了書本、課堂無法學到的知識。
據了解,為保障學生的身體成長需要,南海實驗中學還為每位學生都提供了營養豐富的餐食,除正餐外,每天還會為同學們提供課間餐、水果以及宵夜,充分保障學生們的身體健康發育的需要。
■校長專訪
問:能否簡單介紹一下南海實驗中學的辦學宗旨和理念?
林景飛:讓每一個到了南海實驗中學的學生都能健康快樂成長,讓他們的綜合能力在其原有基礎上,都有較大的提升。
問:作為新一任的南海實驗中學校長,你有哪些新的辦學思路和目標?
林景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傳承中發揚”。接下來對于南海實驗中學大力打造的“六個一”工程、“周末零作業”、堅持個性化、國際化的辦學思路,要進一步的傳承,并在傳承中對其進一步提升和優化。
對于學校未來建設而言,目前有三點初步的想法:第一,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成立教師發展中心,開展“名師工程”,重視教師的繼續教育,不斷提升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以及專業水平;第二,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做到“減負增值”,即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基礎之上,改進課堂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習效率;第三,進一步做好教學改革,創新課程建設、課堂規范和素質教育模式。舉個例子,接下來在推進學生素質教育方面,學校將充分利用城市少年宮、科學館等科學文化場所,利用“情景式教學”等新型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科學文化等綜合素質。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