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此次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目標下有五大任務,即推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招生錄取辦法、進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和加強考試招生管理。“新中考”政策的出臺在各界引發了廣泛關注。
高中招生錄取看什么
不論高中招生錄取如何改革,評價的標準無疑是最受關注的。
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司長鄭富芝說:“上高中不僅看學業成績,還要看學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等方面的情況,全面考查,綜合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此次改革設置三道“門檻”。一是錄取計分科目的構成。語文、數學、外語為基礎學科,具有基礎性和工具性,統一作為錄取計分科目。同時,根據文理兼顧、負擔適度的原則,由試點地區確定其他納入錄取的計分科目,防止群體性偏科和增加學生負擔。除此之外,要求將體育科目納入錄取計分科目,科學確定考試分值或等第要求,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
其中,體育重新納入中考無疑備受關注。2015年以前,我市體育中考成績一直計入中考總成績,并于2012年將體育中考成績從30分提高到45分。2015年我市實施了新的中考政策,體育中考成績以等級形式呈現,分為及格和不及格兩個等級。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體育中考不算入中考總成績只是一個過渡的政策,目前我市正在研究制定2019年中考新政策。
二是關注個體差異。《意見》提出,在每門課合格的前提下,也可以給學生適當的選擇權,主要考慮是在保證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揚長避短,發展學生優勢特長。
換言之,學生在參與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時,將可以選擇除語文、數學、外語、體育之外的其它“錄取計分科目”。但是,不能只選文科類科目,也不能只選理科類科目,要文理兼顧。沒有選擇的科目,不僅“要學”、“要考”,還要達到“合格”。這與我省高考改革采取“3+3”模式很契合。
三是發揮綜合素質評價的作用,明確要求試點地區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招生錄取的依據或參考。地市教育行政部門要明確綜合素質評價使用的基本要求,高中學校根據學校辦學特色制定具體的使用辦法,使綜合素質評價在招生錄取中真正發揮作用,破解唯分數。
全科開考是否增加學生負擔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