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網·獨家報道】記者今天(9月4日)上午從市教委獲悉,本市將對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進行調整。今后,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將作為高中畢業的重要依據、高中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以及高校招生的初試依據。
語數兩科增加附加題
據了解,本次主要對高三年級語文、數學、外語和思想政治4門科目的考試時間和內容進行了調整。4門科目的考試時間將調整至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內容限定在課程標準規定的高中前5個學期基礎型課程內容范圍內。
上述4門科目高三年級的第二學期課程內容,將由各高中學校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和本市高中課程計劃實施教學,并在5月底前自行組織考試。
與此同時,語文、數學2門科目增加附加題,供部分高三學生選考,為參與“高等學校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的高校和“深化高等學校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驗”的高校開展自主招生,提供更加豐富的考生學業信息。2門科目附加題考試時間各約40分鐘。
市教委主任蘇明強調,附加題考試成績不計入相關科目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之中,也不計入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單,僅供高中學生參加試點高校和試驗高校自主招生時使用。該項調整從2012學年的高一年級開始執行。
科目未合格可2年內補考
據市教委介紹,對于高中學業考試成績認定方面的調整,也將從2013學年的高一年級開始執行。
蘇明表示,所有筆試科目成績采用等第制,分為A、B、C、D、F五個等第,其中F等第為不合格,A等第約占20%,B等第約占30%、C等第約占25%,合格分數線以卷面成績的標準分值劃定。某科目考試成績不合格的考生,可以在獲得成績后2年內參加該科目的補考,補考僅限一次,成績分為合格(D等第)和不合格(F等第),補考與每年度該科目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同時進行。
此外,非筆試科目,如信息科技(上機操作考試)和物理、化學、生命科學技能操作測試的成績分為合格、不合格。不合格考生同樣可在獲得成績后2年內申請參加一次補考。
有望代替高校自招初試
“今后的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將能夠更加全面地反映每名高中學生的特點和學業信息,同時本市將把這項考試作為高中教學質量監測和管理的重要手段。”蘇明表示,本次調整的主要目的是將高中的學業負擔設置在一個合理可控的范圍內。“對于考生來說,也將有望不必疲于奔波于各個自主招生高校的初選測試。”
市教委巡視員尹后慶表示,此前市教委已經與8所部屬在滬高校及上海大學等高等院校進行了充分溝通,該項調整政策也受到了各大高校的歡迎。“本市將積極推動試點高校和試驗高校以促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為目標,在自主招生的過程中,結合本學校相關學科、專業特色及培訓要求,把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相關科目成績和附加題成績作為學校自主招生的初試依據。”(新民網記者沈文林)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