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8月30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道,“鄰居家的孩子上小學前已經識字2000個了。家長們都說,不提前學拼音,孩子上學后會跟不上。”開學在即,本市不少小一生家長因為“鄰居效應”,陷入焦慮情緒里。眼看著周圍的孩子都在學這學那、上拼音補習班,原本想讓孩子“一張白紙”地上小學的新生家長開始擔心孩子入學后是否會跟不上?
昨天,市教委宣布,新學期,教學不能隨意拔高教學和評價要求,不隨意加快教學進度。市教委教研室還梳理了小學低年級的拼音識字標準要求,禁止教師“越界”。
市教委教研室語文教研員薛峰表示,目前小一生語文教材第一冊的識字量僅有353個,兩年的識字量一共是1645個,而且不要求會寫,只要求會認。薛峰表示,小一生入學水平的確參差不齊,但跟蹤調查后發現,二年級以后學生的識字量基本持平,而后勁足的反而是那些“零起點”的學生,所以新生家長不必過度焦慮。
“零起點”新生聽課習慣更好,后勁更足
“聽說一年級一上來就是教認字,‘零起點’的孩子怎么跟得上?”“班上大多數的孩子入學前都學過拼音了,什么都沒有學過的孩子怎么辦?”臨近開學,有這樣擔心的家長越來越多。
薛峰表示,家長的焦慮大可不必。“目前,上海的拼音學習拉長到了兩年的時間,共53個課時,而且一二年級沒有抄寫、默寫字母、音節的要求,不為漢字注音,不進行相關的拼音驗收,只要求會認即可。”
有些“零起點”的新生家長覺得這樣學起來不扎實。對此,薛峰表示,需要掌握的漢字會在教材中反復出現,到了三年級孩子自然而然都能掌握。就算是“零起點”的孩子,剛開始學會有點累,但只要認真聽講,一兩個月后就能跟上了。“我碰到過不少學前就識字二三千的孩子,到了二三年級之后他們也不會特別優秀。反而是那些‘零起點’的孩子,上課認真聽,養成了良好的聽課習慣,學習后勁很足。”
孩子入學前水平參差不齊,有的識字上千,有的卻幾乎是白紙一張。那么小一生究竟該識多少字?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譚軼斌透露,上海小學語文教材經過幾年修訂,目前小學一二年級的識字量為1645個,其中只有1000個常用漢字要求會寫。一年級語文第一冊識字量是353個、第二冊為414個,二年級語文第三冊的識字量是414個、第四冊為464個。
“一年級第一學期分為‘學習準備期、讀兒歌識字學拼音、看拼音讀課文識字’三個階段,共計45篇課文,8首古詩。同時,在識字方面設計了‘分層’要求,如一年級第一冊雖然識字量設定為353個,但要求孩子在田字格中正確描摹的漢字只有115個、其中100個要求正確書寫,且不做抄寫、默寫要求。”薛峰進一步介紹說。東方網8月30日消息:據《勞動報》報道,在上海參加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將成為晉升高級職稱、獲得博士學位的重要條件。市衛生計生委昨天透露,上海今年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全面啟動,今年將招錄1225名左右專科醫師。
據介紹,今年擬計劃招錄1225名左右的專科醫師,這些招錄的專科醫師將在全市25所培訓醫院178個培訓基地接受為期3-4年的培訓。招生對象為2010年后已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取得合格證書,且已被本市醫療機構錄用的人員(單位人)中試點開展。市衛生和計生委透露,本市正在積極探索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將逐步與衛生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制度相銜接,正在探索將《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作為晉升相應臨床醫學專業高級職稱申報條件的相關政策。取得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并符合申請學位條件者,可有望獲得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
據介紹,上海于2010年在全國率先探索開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