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前幾年國內出了一本很暢銷的書,叫《哈佛凌晨四點半》,很多人跟我提起過這本書,據說至今朋友圈還不斷有人轉載,成就了經典的雞湯文。也有很多人向我求證,哈佛商學院的凌晨四點半,真的是這樣一派懸梁刺股、挑燈夜讀的景象?學霸們真的是受著墻上一條條勵志校訓的激勵,狂啃書本就成為了社會精英?
哈佛沒什么人在圖書館啃書啃到凌晨事實上,在哈佛商學院讀MBA的那兩年里,我一次都沒有在凌晨四點半去過哈佛的圖書館。而哈佛本科學院的所有圖書館里,好像也只有一個是二十四小時全天候開放,我想要是那么多學生都擠進去通宵達旦地讀書,相信也很難容納吧。那么可能有人會追問:所以哈佛學生們是不熬夜的嗎?不那么勤奮還能在社會上出類拔萃的話,真的個個都靠天才?
其實我想說,哈佛學生們也熬夜,但熬的不是一本本書或純理論的東西,而是為了鉆研和實現更有意義的事情。對于哈佛本科生而言,因為還沒進入職場,很多人的確會花很多時間在讀書和做作業上,但更多的熬夜是因為他們有些在做超前的自學。
有些在做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有些在參加社會實踐和課外活動,還有極少數人甚至已經啟動自己的創業項目,正在沒日沒夜地打磨自己的產品雛形。為什么美國的大學生往往和社會接軌都不錯,而且很快就能把自己的技能用到社會和企業中去?因為在美國,你不可能靠死記硬背就找到好工作,也不可能靠孤軍奮戰就解決大問題,更不能靠一張滿分的答卷就改變世界。
你需要的是獨立思考能力和判斷力,不盲從別人的觀點,甚至敢于挑戰權威,追求更正確的答案;你需要的是杰出的領導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往往要跟別人辯論、碰撞和磨合才能獲得這些能力,并讓它們真正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