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1日在京舉行的歐美同學會北京論壇暨2016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論壇上發布了《2016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報告研究分析了我國留學歸國人員的就業現狀,揭示了90后新生代海歸在就業方面的諸多新特點和企業對海歸人員的需求,并為留學歸國人員的職業發展提供了具有針對性的建議。
為了更好地研究我國留學歸國人員就業現狀,2016年3月--7月,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聯合北京海威時代教育咨詢有限公司開展了本次調研。調研主要面向回國發展的各類留學歸國人員,其學歷涵蓋從高中、本科以至博士多個層次。研究問題涉及其行業分布、薪酬水平、回國原因以及職業規劃等。此次調查共收到820份問卷,其中,被調查者中,女性居多,占到近70%,年齡主要集中在26-35歲。受訪者學歷多為碩士,主修專業以商科占主導。
情感與文化因素影響是海歸回國的主要因素
《2016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顯示,家庭因素,尤其是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對子女出國發展具有重要影響。調查發現,海歸人員的父母學歷水平相對較高, 44.8%取得了本科學歷,17.7%取得了研究生學歷,甚至有4.7%取得了博士學位。
海歸選擇回國就業主要原因排在首位的是“情感與文化因素的影響”,占43.7%。隨后分別是“國內整體經濟前景好,政治穩定”,“國外形勢不利于外國學生就業”,分別占37.1%,23.4%。此外,國內的社會網絡,海歸政策,所學專業的就業前景也是海歸回國的主要原因之一。
看重所選城市的經濟發展和公共服務
《2016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顯示,被調查者選擇目前工作城市的理由排在第一的是“經濟發展快”,超過半數被調查者選擇這一項。“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產業基礎好”“公共資源集中”“有較好的人脈關系”依次占35.9%、31.0%、30.7%、27.3%。比起生活環境是否舒適優美,被調查者更看重基礎設施和公共資源是否完善齊全。此外,選“相關人才政策吸引”有17.6%,說明政府的人才政策起到一定作用。由于現在一線大城市房價高企,租房和生活成本也令人不堪重負,6.8%被調查者選擇了“房價等生活成本較低”。
相當數量的海歸所學專業與實際工作不匹配,需逐漸調整適應
《2016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顯示,超過六成的被調查者目前是基層員工,而成為高層管理人員的被調查者只占總數4.7%。22.4%為基層管理人員,11,2%為中層管理人員。
在稅后月收入方面,被調查者的收入范圍集中在5000—10000元,占46.9%。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占11.3%,16.6%能達到10000—15000元。而低于5000元的人數占比超過四分之一。
“所學”與“所用”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調查發現,超過半數的被調查者認為工作內容與海外所學的匹配程度一般,而有四分之一的被調查者認為“不怎么匹配”。15.1%認為工作內容與海外所學非匹配。認為“完全不匹配”的人較少,占7.4%。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