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的決定》,在此前已取消5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的基礎上,再次公布取消招標師、物業管理師、市場管理員、插花員等47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
近年來,由于職業資格證書泛濫以及“考證熱”的形式化,部分職業資格證書逐漸失去真正的意義,一些名目繁雜的職業資格“帽子”,對于就業創業者來說,卻是一個個難以跨越的“柵欄”。規模龐大的大學畢業生面臨很大就業壓力,卻還要花很大精力去考取各類資格證書;許多創業者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中奮力拼搏,卻不一定能在“考證”路上披荊斬棘。
“取消不必要的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為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創業和去產能中人員轉崗安置創造便利條件。”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說。
如今,國家對職業資格證書進行規范,取消一些不必要的“雞肋”證書,讓職業資格教育從“唯證書論”中剝離出來,就是要讓職業資格考試、職業技能認證真正變得純粹。
取消職業資格許可,對從業者影響顯而易見。在2014年8月12日國務院決定取消的11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目錄中,房地產經紀人員職業資格排在首位。北京某不動產中介公司資深經紀人董帥對記者表示,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并不容易體現真實水平,考試更注重理論知識,而實踐水平卻無法通過考試得到驗證。
“取消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降低了新進入經紀人就業門檻,但是競爭也更加激烈,對就業能力的要求反而比過去提高。這可以讓就業人員扔掉應試書本,專心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對于經紀人職業素養的提升、行業的規范和健康發展都有積極意義。”董帥說。
專家指出,整治職業資格認證亂象不應止于取消“雞肋”資格證,還須多策并舉。要肅清職業資格認證的部門利益化傾向,規范職業資格設置,將人才的評價交給市場和企業,從而真正切斷相關部門、培訓機構的直接利益糾纏,給職業資格證松綁。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