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人力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到765萬,再創歷史新高。而近期李克強總理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考察過程中,更是重點關注了高校和中職畢業生就業的相關數據。據趕集網調研數據表明,在就業壓力日趨增大的背景下,畢業生找工作更加務實,說明求職者對當下嚴峻的就業形勢有較為清晰的認知。
1 畢業生求職比例下降,近五成薪酬不足3000元
隨著近兩年經濟下行壓力不減、供給改革、產業結構調整等眾多因素影響,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日益嚴峻。趕集網數據顯示,今年4月以來應屆畢業生逐漸進入求職高峰,但2016年應屆畢業生求職比例較去年卻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3月負增長幅度達到11.56%。同時,有50.02%的畢業生期望薪資在3000元以下。
有專業人士分析,受大環境影響,經濟發展增速放緩,企業無法提供更多崗位需求,而僧多粥少的現象越演越烈,“好工作”越來越難找,一部分求職者迫于形勢不得不做出“先就業再擇業”的選擇;而近兩年國家為緩解就業難,出臺一系列積極措施,更是鼓勵自主創業,落實創業培訓補貼、小額擔保貸款及貼息、稅費減免等政策也讓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加入創業大軍,分流了求職人群比重。此外,薪酬期望值整體偏低也反映出當前就業形式的嚴峻程度。
2 行政后勤成最火職位 技工成藍領最愛
雖然整體就業壓力大,但不同專業也存在明顯的差異化。趕集網數據顯示,2016年求職畢業生中,會計、設計、計算機專業學生最多,占比分別達到11.35%、8.75%、4.83%。而在畢業生最受歡迎的求職崗位榜單中,雖然“白領”崗位已久占據主導,但“藍領”崗位已占據了40%的比例,具體來看,“白領”職位中行政類職位最受畢業生歡迎,求職者占比為8.5%;而“藍領”職位中,技工/工人求職者占比最高,比例達到5.06%。
對于白領崗位來說,行政后勤崗位對學歷、工作經驗、甚至畢業院校要求最低,崗位難度相對偏低,雖然行政后勤職位不能算作嚴格意義上的白領,但進入公司后仍然可享受一樣的福利、崗位培訓。此外,很多求職者也抱有“從低做起”的心態,力求將來可得到晉升,這可能是行政后勤崗位受到畢業生青睞的重要因素。而近年來對技術工種的供不應求和高級技工人才的嚴重匱乏,再加上社會對高薪技工的輿論宣傳,讓很多高職畢業生傾向于技術工種崗位的就業意向。
3 廣東求職人數最多,二線省市就業更吃香
以前,畢業后能留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工作往往是大部分應屆畢業生的夢想。然而隨著近年一線城市不斷控制人口規模,加之房價、物價等因素影響,越來越多畢業生在就業地域的選擇上也更加理性化。趕集網平臺數據顯示,2016年廣東、山東、江蘇、浙江、四川五地占據畢業生求職省份前五。
隨著國家經濟結構的調整,“去產能”化政策的實施,煤炭、鋼鐵等傳統制造行業市場給出的職位少,另一方面由于系列政策的不穩定因素,對應屆生的吸引力也會降低;另有數據顯示,快速消費品行業用工需求同比降低15%,大型設備、機電設備、重工業用工需求同比降低14%。因此,原有大型制造業、能源企業所在區域整體求職人數下降,而上述五地多集中第三產業及高科技制造業,剛好覆蓋中國華東、華南、西南、華北地區經濟相對較發達的人口稠密區或生源大省,就業需求相對旺盛,側面反映出當前畢業生回歸二線省市就近就業的本地化趨勢。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期考察人社部時提出,大學生等群體的就業,是經濟與社會穩定的基礎,強調要把促進就業放在突出位置。趕集網相關人士指出,當前大學生求職主體以90后為主,從目前期待薪酬、就業崗位、就業區域等情況來看,這一群體從整體上看呈現出更加務實、穩健的特點。畢業生在認清就業環境,找準自身定位的基礎之上,把握國家促進大學生就業的多維度扶持政策,將更有利于實現自己的就業目標。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