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區新增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
近日,石景山區2016年“小升初”政策初現端倪。今年,“小升初”依舊保持第一次派位、特長生和住宿生、對口直升、學區內派位4種升學途徑,但是第一次派位比例將嚴格控制在10%以內,特長生和住宿生招生規模較去年減半。對口直升、學區內派位占據主導地位,今年全區新增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全區的就近入學比例進一步提升。
學區派位:
四學區優質初中各占2所
今年,石景山區“小升初”入學途徑仍維持4種不變,其中,第一次派位即推優比例將嚴格控制在10%以內;特長生和住宿生比例分別減少至5%、10%;其次是對口直升以及學區內派位。在八大教育集團、四大學區已基本建立完全的基礎上,區內的優質教育資源廣泛輻射,目前,各學區內優質初中校達到2所以上,大大提升了學生們升入優質中學的幾率。
據郝顯軍介紹,去年,該區“小升初”采用單校對口與多校對口相結合的升學方式,保證82%的小學京籍畢業生對口直升進入優質初中。除此之外,四大學區各有2所以上優質初中校,在更大程度上地滿足了小學畢業生通過計算機派位的方式升入優質中學的愿望。今年將依舊延續這一方式。
此外,為提升集團化辦學的質量,今年,石景山區為各集團撥款80萬元,用于集團內各項活動的開展。
對口直升:
新增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
在“小升初”升學季前夕,石景山區新增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截至目前,全區九年一貫制、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已經達到6所。據石景山區教委主任郝顯軍透露,未來3年內,區內將不再存在獨立初中,或向下建成九年一貫制學校、或向上建成完全中學。這為石景山區“小升初”中的“對口直升”這一升學途徑進一步壯大了隊伍。
今年年初,原北方工業大學附屬中學、附屬小學合并建成九年一貫制學校,并更名為北方工業大學附屬學校,由原石景山區古城第二小學校長王英出任新校長。原石景山中學、石景山小學合并,全校25個教學班深度融合,建成九年一貫制學校。郝顯軍告訴北京晨報記者,九年一貫制學校將成為石景山區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抓手之一。他介紹,目前,全區共6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未來,這一數據還將提升。“東部地區還要進行比較大的改革。”他透露,同文中學、銀河小學、石景山區師范附屬小學等可能要走九年一貫制的發展道路。“未來3年內,區內將不再設立獨立初中。”
九年一貫制的發展模式,為石景山區教育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郝顯軍表示,一是盤活了教育資源,使教育經費和教育設施得到合理有效配置,實現操場、圖書館、實驗室等教學資源的完全共享;二是打通小學和中學教師的學段界限,實行師資統籌培養、使用,不僅有助于提升教師隊伍整體專業素質,同時依托相對充足的初中師資,也可以有效緩解區內小學教師編制緊張的矛盾。
學前教育:
新建3所公辦園
為緩解“入園難”問題,今年,石景山區在學前教育方面也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以扶持公辦園、民辦普惠園“雙管齊下”,向區內適齡兒童提供更多的優質幼兒園學位。
據郝顯軍透露,今年年內,區內將新建3所公辦園——新建京源學校蓮石湖校區分園、改建原金頂街二小老校址為石景山區第三幼兒園分園、收回老山地區一民辦園建成石景山區師范學校附屬幼兒園。3所公辦園將提供1000個學位。目前,區內公辦園僅占1/5,郝顯軍承諾,未來3年內公辦園數量將力爭達到50%。為實現這一目標,石景山區將在小區配套園到期后改建為公辦園或建成民辦普惠園,費用也將減少至1700元/月。不久前,石景山區便已經進行了相關的探索。
日前,石景山區教委與加拿大高貴林市教育局簽署協議,雙方將在石景山區第二水泥管廠地塊建設北京市首家國際化普惠性幼兒園。這所擁有國際幼教品牌并融合中西方先進教育方式的幼兒園可緩解周邊多個保障房住宅小區居民子女入園難題,讓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能進入國際化高端幼兒園接受教育。該幼兒園最快將于明年春季投入使用,預計可開設12個班,提供學位300余個。
優勢西引:
與中科院探索自主招生
去年,石景山區與中國科學院的合作達成,開展科技方面的深度合作。郝顯軍透露,今年,中科院不僅將為北京第九中學、京源學校及石景山區第二實驗小學掛牌,同時,還會與這2所高中校探索自主招生的方式。
在“西引”資源中,分別于去年和前年入駐石景山區的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京西分校則不得不提。郝顯軍告訴北京晨報記者,未來,將進一步探索分校與本校間的“跨區游學”項目。比如,今年升入京西學校的120名高一新生,有40人到本校游學;北大附中石景山學校的部分新初一、高一學生也已經到本部游學。作為“西引”名校中老牌校,景山學校遠洋分校的9年合同期將在今年到期。郝顯軍透露,續簽后,將在原來合作的模式上,繼續加大兩校學生間的交流和游學活動。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