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高考結束后就可以徹底放松了?估計西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的大一新生們不會這么認為。從今年9月進校起,該學院的大一學生就被要求統一上早自習。但這都不算什么,關鍵是他們上課前還必須上繳手機,宿舍里面也不準安裝電腦。此舉在該校引起了不小爭議。
昨日早上8點,電子信息工程學院一年級學生何懌已在學院三樓的報告廳自習了近一個小時。第一節課大學計算機基礎課正式開始后,班長董思遠帶頭把手機交給學習委員,并在簽到表上簽字。隨后,簽到表上被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名字,沒有一個人沒交。
據了解,在9月初開學時,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就送給了新生們天天早自習、無手機上課、無電腦宿舍 “三重大禮”。也就是說,每天早上7點起來上早自習;上課時要把手機上繳,下課后再歸還,避免學生上課玩手機;同時大一新生不準攜帶電腦來學校,已帶來的要讓家長帶回家,不然就會沒收電腦,直到大一下學期再還給學生。
記者采訪發現,開學期間,這則消息引起了不少人關。有學生在私下稱,這是高校史上最嚴的大學管理制度。
正方
有利于提高
學習成績
經過一個多月的學習,大一新生們是否適應了這些新規定呢?記者昨日就此進行了回訪,發現學生們對上述制度,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
董思遠屬于支持的一類學生。他認為:“學習是第一位。我們的專業知識比較難,需要丟掉手機好好聽講。有可能低個頭,再抬頭起來就不知道講的什么了。”
何懌也挺贊成早自習和無手機課堂的方式,“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約束自己的行為,時間上也安排得比較充實。”
還有學生認為,高中三年的學習狀態跟現在的要求差不多,并沒有感到壓力很大,反而很適應,此舉從客觀上能促進學習成績的提高。
反方
手段
太“殘忍”了
至于無電腦宿舍,不少學生都提出了相反意見。
劉佳(化名)所在的宿舍有6人,每人都偷藏著一臺筆記本電腦:“我們本來就是學計算機的,還不讓在宿舍用電腦,太不方便了!”她說,去學校機房上網要走半小時左右,最近雨天遇到晚上就更不想出門了,所以大家都鋌而走險在寢室里偷偷上網。
不上網還不行。有學生是辯論隊的,有的是學生會的,總要用電腦填寫表格、選課、做作業,偶爾還要和朋友聯絡下感情。“《馬克思主義原理》課要求在線學習,每節課要在網上掛十多分鐘,還要做題。”學生羅娜(化名)告訴記者,她總是找學姐幫忙,“每次去自己都不好意思。”
對于在電子產品伴隨下成長的這群95后來說,突然離開了電腦和手機,生活難免有些不習慣。有學生認為,學院的要求太過嚴苛,甚至有些殘忍。
官方回應
幫助新生
樹立良好學習習慣
該院輔導員張晉龍告訴記者,學院在去年大一新生中開始實行天天早自習制度,使他們在大一順利通過了英語四六級考試。經過驗證,考試通過率提高了十幾個百分點,接近80%。
針對課堂和宿舍里出現的一些問題,學院又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無手機、無電腦的管理制度。“很多學生上課都會習慣性地看手機,聊QQ,學習效率很低。”張晉龍說,上課前將手機交給專人統一保管,是為了排除手機的干擾,讓學生的精力放到課堂上。
無電腦宿舍引起的爭議最大。張晉龍則認為,“很多人都說高考前要奮斗,之后就可以輕松玩耍了,這是給學生誤導。”他說,學院并不反對學生利用電腦學習、娛樂,只是反對學生沉迷其中。學院推出了這些制度,正是希望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大一上學期作為一種強制性的要求,大一下學期就由學生自主決定。而為了方便學生學習,學院為大一新生免費開放了兩個計算機機房。”在此期間,學生違規將會受到相應懲處。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