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唯一開設小學教育專業的上師大舉辦專場招聘會 240多所小學搶178個“香餑餑”
隨著入學高峰從幼兒園逐漸移向小學,上海市小學教師緊缺已初現端倪。8日下午在上海師范大學舉行的2013屆小教師資專場招聘會上,出現意外一幕——招聘學校紛至沓來,用人崗位數竟成倍地多于“科班”小學教育專業畢業生人數。
供需比接近1:10
在上海市的中等師范學校相繼停辦后,目前僅有上師大設有小學教育專業,今年的畢業生人數為178人。8日前來設攤招聘的小學原計劃是120所,后來應各區教育局的要求,將招聘學校增至193所。不料,招聘會開始后,又有近50所小學“不打招呼”硬是帶著宣傳展板擠了進來。據估計,昨天各小學提供的師資崗位多達1700個,幾乎與上師大的應屆小教畢業生數形成了10比1的態勢。這樣的“粥多僧少”嚴重倒掛情況,在當下的專業招聘中是絕無僅有的。不過,小學師資緊缺也存在著結構性矛盾。家住奉賢區的小周同學是體育專業畢業生,卻沒有一所當地小學需要體育教師,他只得轉投離家較遠的其他區縣學校。
“正規軍”優勢明顯
占據上海基礎教育規模四分之一強的浦東新區,昨天出動了40多所小學。雖然各校對非小學教育專業的畢業生也敞開了大門,但前來招聘的王港中心小學校長儲立鳴說,小教專業的畢業生畢竟是“正規軍”,其他專業的學生在適應小學教育理念、小學課堂實踐等方面的不足,還是比較明顯的。
記者在現場發現,178名“正規軍”中的上海籍學生,幾乎很快都與用人單位達成意向。據悉,其他專業特別是非師范類畢業生想要加入到從教隊伍中,已經變得越來越難了。首先,隨著我國的教師資格證書考試由各地的“省考”變為“國考”,難度有了不小的增加,通過率大多在25%左右;二是招聘進學校的教師還要參加一次事業單位的“進編”考,既有學科專業知識與教育教學基礎理論的書面考試,還有當場編寫教案、說課等環節的面試,淘汰率大多在15%左右。
戶籍成為“硬”條件
家住川沙的小汪同學讀的是金融專業,她的簡歷被離家較近的一所鄉村小學相中了。招聘人員解釋說,小汪的一個優勢就是有上海戶籍。據了解,目前除了極個別的遠郊學校對應聘學生的戶籍要求較寬松,本市絕大多數區縣教育局都已不再招聘非滬籍本科畢業生。所以,即便是小學招聘,只有碩士以上學歷的非滬籍生才有可能被錄用。昨天一名來自本市一所985高校的碩士研究生也聞訊前來應聘,浦東新區新時代小學校長管建平當即向她發出了下周前去實習面試的通知。而據楊浦區教育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人士介紹,去年他們錄用的6名非滬籍畢業生,學歷都為碩士和博士,碩士生進小學當老師已不稀奇。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