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訓是一把鑰匙,它為我們開啟校園文化和辦學理念之門;校訓是一個標尺,它要求大家遵守一些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校訓是一種精神,它激勵全體師生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奮進……近日,記者對部分國外知名學校和重慶市學校的校訓進行了梳理。我們發現,學校“盛產”名人的類型,往往與校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不過,不管是哪種類型的校訓,在我國、在我市,“德”字總是高頻詞。
學生成啥樣或與校訓有關
通過梳理,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學校“盛產”名人的類型,往往與校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以麻省理工學院為例,該校“盛產”諾貝爾獎獲得者,不得不說,這與其“既學會動腦,又學會動手”的校訓無不有關系。而強調“領導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則培養出了通用電氣榮譽退休主席Reginald Jones、“股神”沃倫·巴菲特和我國經濟學家郎咸平等眾多商界精英和經濟界名人。
不僅大學如此,其實基礎教育也是一樣。在聞名世界的英國伊頓公學的教育理念中,他們非常重視學生的愛國精神,號召大家為國獻身。因此,這里曾造就了20位英國首相。擁有一百多年歷史的美國圣保羅中學推行友愛、理解、信任和相互尊重的理念,于是從這里走出了3位總統候選人、6個參眾議員、12位美國駐外大使等。
在我國,北京市第四中學秉承“勤奮、嚴謹、民主、開拓”的校訓,重視對學生進行全面素質教育。在歷屆的畢業生中,許多人成為著名的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和企業家,絕大多數成為黨、政、軍以及各行各業的領袖或中堅。著眼我市,巴蜀中學立下了“公正誠樸”的校訓。秉承這個校訓,從這里走出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昌智、國務院原副總理鄒家華等人。
重慶市校訓偏愛“德、學、新”
記者對我市近60所大、中、小學的校訓進行了梳理發現,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為“德”,以20次高居榜首,占比38%,“學”字緊隨其后,為16次。高頻字的第三名至第五名分別為“新”“博”“行”,分別出現了11次、9次和8次。
若以詞語論,則為“厚德”“博學”和“求實”三詞出現頻率最高,分別為11次、6次和6次。其中,“博學”一詞與“厚德”聯系相當緊密,如重慶工商大學、重慶三峽學院和重慶科技學院的校訓開篇,就都是“厚德”與“博學”。此外,還有兩所高校的校訓要求“厚德篤學”,一所中學的校訓要求“厚德善學”。
部分校訓體現學校特色
除開高頻字,也有不少學校的校訓有自己的特色:中、小學將自己的校名、辦學理念融入校訓,讓校園文化和學校的辦學理念深入人心;不少高校則根據自己學校的專業特色,提出了體現自己學校特色的校訓。輔仁中學將“輔仁”文化傳承,融入校訓“進德修業,至誠輔仁”里。而求精中學的老校訓和新校訓都包含了“求精”二字——上世紀50年代之前,求精的校訓一直是1891建校時確立的‘因故知新,精益求精’;隨著時代發展,上世紀50年代,求精中學校訓改為“求實、求真、求精、求新”。
高校的校訓特色則與自己學校的專業相切合。西南政法大學的校訓中就明確提出“重法”,體現學校的教學中心。此外,重慶能源職業學院的校訓“厚德篤學,鑄能思源”以及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的校訓“上善若水,學競江河”也都體現了學校在專業教學方面的特色。商報記者 楊璽 吳磊
鏈接
哈佛大學:This moment will nap,you will have a dream;But this moment study,you will interpret a dream.(現在睡覺的話,會做夢;而現在學習的話,會讓夢實現。)
耶魯大學:Lux et veritas.(光芒與真理)
劍橋大學:Hinc lucem et pocula sacra.(此地乃啟蒙之所和智慧之源)
北京大學:博學、審問、慎思、明辨
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重慶大學:耐勞苦、尚儉樸、勤學業、愛國家
西南大學:繼往開來,含弘光大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