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到來的全國兩會,將有新的變化。
適應“十二五”指標大部分超額完成的情況,不少原先制定的“十三五”指標將進行調整。其中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指標要調整,服務業就業比重也會設置較高的指標。
2007年國務院下發的《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十三五”末),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0%。截止到2015年,全國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已經達到了50.5%。
2015年服務業就業比重數字尚未公布,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4年服務業就業比重已經達到了40.6%,遠遠超出“十二五”服務業規劃設定的2015年達到38.6%的指標。
此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遲福林測算認為,2020年中國服務業占比達到55%以上,就業比重可能達到50%,到2020服務業領域就業人員有望達到4億人。
服務業就業指標超額完成
根據國家“十二五”規劃和服務業單項規劃,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需要達到47%,比2010年高4個百分點;服務業就業比重也要提高4個百分點,需要達到38.6%。
實際情況是,2015年全國服務業增加值比例為50.5%,超出目標3個百分點以上;而服務業就業比重在2014年已經達到40.6%,此前1年就超過2個百分點。
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十二五”期間服務業就業比重前4年約每年增加1.5個百分點,而“十一五”期間每年增加0.64個百分點。按此測算,2015年服務業就業比重可能達到42%。
上海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李偉認為,服務業就業比重快速增加,與工業發展慢有關系。但是要看到,中國目前的服務業生產效率仍很低,這與發達國家服務業生產效率相對較高不一樣。發達國家目前開始重視制造業發展,中國一些發達地區仍需要一定的制造業,因為不少服務業本身是為制造業服務的。
“只有高生產效率的制造業仍保持一定比例,經濟就可相對較快增長。服務業主要的任務是解決就業,對GDP快速增長的意義不是很大,所以對于服務業發展應該全面地看。”李偉說。
“很多工廠大量使用機器人(53.720, -0.30, -0.56%),減少了用工數量,工業領域就業比例也會下降。”中國勞動保障研究院研究員張麗賓指出,現在服務業領域的就業快速增長,不只是因為制造業增速放慢、服務業加快。
“十三五”或將大幅調高目標
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將公布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涉及到“十三五”規劃的內容,規劃綱要將由兩會代表委員審議,也涉及到服務業比重這一指標的設定。另外“十三五”服務業單項規劃,對于“十三五”的服務業就業比重也會進行設定。
一些專家認為,“十三五”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和就業比重設定,將高于“十二五”目標六七個百分點,也有可能進一步調高。
中國社科院財經院副院長夏杰長認為,根據模型測算,“十三五”末(2020年)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可能會達到58.8%左右,服務業就業比重也會快速增長,預計會達到47.23%(其中2015年達到42.07%)。
如果按照“十二五”服務業增加值、服務業就業比例增長的數字(分別預計增長7.5個百分點),2020年上述比例可以分別達到58%、48%左右。
張麗賓用前幾年的保守數字預測,最初算的2020年服務業就業比重才47%,目前她要修正該預測。她認為,“十三五”末服務業就業比重可能會接近50%,目前一些過剩行業難以增加就業,但是總的趨勢是“十三五”服務業領域就業比重仍會快速提升。
中國統計年鑒數字顯示,1994年服務業就業比例為23%,首次超出第二產業22.7%的比例,但是低于農業54.3%比例。2011年服務業就業比例是35.7%,超出第一、第二產業就業34.8%、29.5%比例,首次成為第一大就業產業,目前服務業就業比例數字不斷上升。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遲福林認為,服務業增加值每增長1個百分點,將帶來100多萬個新增就業崗位。但“十三五”服務業要快速發展,需要將銀行、航空、保險、文化、醫療、教育、信息、電信、郵政快遞等領域加快向社會資本放開。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