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打的學校,流水的學生。”2015年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下簡稱“杭科院”)迎來了辦學后的第四屆畢業生。截至2015年底,該校2978名畢業生已就業人數為2909人,就業率97.68%,部分專業就業率達到100%。
與往年比,畢業生就業率穩步增長,就業結構繼續優化,就業質量不斷提升。用該校黨委書記傅勤的話來說,優秀畢業生就是一所學校的金字招牌,做好就業工作“既是迎接對學校育人成效的檢驗,也是學校辦好高等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社會發展與社會穩定的應有之義。”
企業專場招聘會開到學校
“綜合性招聘會+專場招聘會+企業宣講會”是杭科院畢業季招聘的特有模式。該校招生就業處處長曲海洲表示,杭科院7個二級學院的31個專業有很多并不相關,開綜合性招聘會的效果并不好,“我們就從2013年開始改革,以二級學院為主體組織專場招聘會。”而召開專場招聘會的基礎就是不斷培育和拓展校內外就業市場。
“學校與150多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共建校外就業實習基地近130個,一次性提供實習崗位近3000個。”杭科院校長謝列衛表示,通過校企合作、資源整合,學校吸引了一批優質用人單位來校選聘畢業生,形成了活躍的校內大學生就業市場。
“去年學校面向2015屆畢業生共舉辦了8場就業專場招聘會,445家企業進校招聘,提供崗位9000多個,提供的崗位數和畢業人數比超過3:1。長安福特公司、杭州地鐵集團等名企都到校開了專場宣講招聘會。”
利用各種資源幫助畢業生就業
以前杭科院的招聘會以杭州企業為主,但招就處發現,每年真正留杭工作的畢業生只有約40%,所以從2013年起,學校擴大邀請企業范圍,并開始試點通過組建生源地校友會促進畢業生在當地就業。
梁迪是杭科院信息工程學院電氣1202班畢業生。去年4月,經信息工程學院杭州校友工作站推薦,他成功入職浙江中控國自機器人有限公司,現任項目負責人。信息工程學院在杭州、寧波、金華、溫州等地都建立了校友工作站。
針對因家庭貧困、身體殘疾成為就業“困難戶”的學生,杭科院采取“一對一”跟蹤幫扶措施,“建立困難生檔案,進行個別指導,主動幫他們聯系實習或就業單位。”曲海洲說,學校就業指導中心、學生資助服務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與各二級學院聯動,用心用情為特殊群體畢業生解困。
升學、創業提高學生就業能力
2015年杭科院共有213名學生報名參加專升本考試,173人被本科院校錄取,錄取率比去年提高14.3%,其中5人被中國美術學院錄取,還有不少學生進了浙工大、杭電等省內重點高校。
除了提供專升本輔導課程,杭科院還大力開展就業創業教育。學校成立了行知創業學院,開設雛鷹班、飛鷹班和雄鷹班,為學生提供與創業水平相適應的理論教育和實踐指導,學生獲得的“行知學分”最多可替代6個畢業學分。
杭科院2015屆畢業生中,12人選擇自主創業,雖然比例不大,但謝列衛覺得這個趨勢很好:“創新創業教育的著眼點不在于直接提高就業率,也并不是只為個別有創業需求的學生提供‘技能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提高學生素養的素質教育、提高學生人生質量的全面教育和貫穿學生一生成長的終身教育,當學校夯實了學生個人實力,也就為學生就業及一生成長夯實了基礎。”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