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名片
邱鋒,1960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浙江省英語特級教師,浙江省功勛教師,享受正教授待遇的中學高級教師。曾獲杭州市優秀教師、杭州市為人師表優秀教師、杭州市“十大愛生標兵”、浙江省中小學教師師德楷模、浙江省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第三屆全國中小學外語教師園丁獎等榮譽稱號。1983年8月從杭州師范學院外語系畢業分配到杭十四中,現任杭州第十四中學校長、黨委書記。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浙江有史以來最強寒潮的余溫還未退去,這位“大家長”就已經冒著寒風來校上班了。“學生今天下午會陸續回校上課。”邱鋒說著把灌滿熱水的水杯緊緊地握在手里。剛坐下聊了沒幾句,她就把珍藏了許久的“寶貝”拿出來展示,“我給你看看,看完你就全知道了。”邱鋒如數家珍的展示著杭十四中這么多年來取得的成績和收獲到的幸福。
1983年8月,邱鋒從杭州師范學院外語系畢業分配到杭十四中。幾十年來,她一直從事一線教學工作,有十二年的班主任經歷,四年高三年級組長經歷,十年分管教學的副校長經歷和六年的總支書記工作經歷。現如今,邱鋒從教已有33年,在她眼里,杭十四中的每個學生都是一顆未經打磨的“鉆石”,那她是如何讓這些“鉆石”發光的呢?
每個學生都是一顆璀璨的鉆石
這幾年來,杭十四中的生源越來越優秀,盡管這些學生的成績不是杭州市中考成績的前1%,但基本也都在前10%。邱鋒說,這些學生在她眼里都是一顆顆璀璨的鉆石。
邱鋒曾和學校老師們共同研究過一個理論——“鉆石理論”。如果中考排名前1%的尖子生,是六邊很勻稱、很標準的“鉆石”,那么十四中里的這些“鉆石”,最大的特點就是不那么勻稱、規則,換句話就是有差異。
為此,學校開設了“三層七類”璀璨鉆石課程,最底層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課程,中間位置是針對不同學生興趣開設的拓展課程,最頂層則是培養高端人才發展需要的卓越課程。
“他們可能藝術的這條邊特別長,也可能是數理的棱角特別凸顯。”邱鋒說,學生們各有長處和短處,如果這個時候,教育方式不能與他們的個性和特點相“和諧”,就很有可能導致學生無法接受最優化的教育,也不會得到最大化的發展。
所以,基于對學校生源的了解和研究,邱鋒提出了強調和諧文化下的“容短促長,追求卓越”的育人理念,鼓勵學生“有規范地實現和諧,有選擇地追求卓越”。同時,針對孩子的不同特點和特長因材施教,為不一樣的學生開辟不一樣的培養路徑。“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個性,這就需要有不同的培養方式去實現他們的成才目標。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成就他們的美好未來。”邱鋒說。
教育產品多,滿足不同的學生需求
很多人會發現,杭十四中的教育產品特別多。邱鋒介紹說,除了高考成績穩居全省前列外,各級各類競賽成績也十分突出,先后實現了浙江省國際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和國際中學生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零的突破。目前,學校已在學科奧賽、科技創新、體育競技等項目上獲得了8枚國際金牌。“所以,‘容短促長,追求卓越’的理念成就了一批學生,也讓學校的教學品質越來越高。”
另外,學校成立了國際部,目前有6個AP課程班,AP課程的開設滿足了學生對國際教育的需要,這些課程融世界先進的教育理念、優質國際教育資源與本土教育資源于一體,創設出全球意識的學習環境。“翻轉課堂”“過程評價”“生涯導師”等先進的課堂模式、教學管理方式不斷帶動本土的教學變革,拓展了學校課改的新思路。多元化的教育途徑,促進了學生的差異性發展,培養了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學生。
假設并不是每個學生都能成才,但作為教育者,你完全可以認為他能夠成才。“教育是從表揚開始的,我們應該尊重學生的特長,并鼓勵他們不斷發展優點。”
在杭十四中,每一位學生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因為校園活動非常精彩。每年的運動會、藝術節、第二課堂、“風帆杯”大賽、課本劇表演、辯論賽等各類活動,豐富了學生的生活,也讓學生的才華有了施展的天地。此外,像CEC俱樂部、DIY社、動漫社、風帆文學社等30多個精品社團,更能讓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得到提升,許多藝術或體育特長生在高考中被名校錄取,也源自于高中三年學校為他們搭建的成長平臺。
課程改革到新高考,水到渠成
2006年,浙江省開始實施課程開改革。此時,杭十四中第一次進行了走班教學的實踐。盡管并不成熟,但幾年下來,各學科的老師都有了不少教學體驗。
2012年,浙江省課改進程進一步推進。“我們把2006課改以來積累的辦學經驗進行了梳理。”邱鋒說,在此基礎上,學校對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進行了優化和整合,形成了“目標多層次、內容多樣化、評價多元化”的特色課程體系。目前,兩校區已開發開設了250多門選修課,可以充分滿足學生差異化發展的需求,實現了學生前所未有的選擇權。
學校還打造了“彩虹學堂”,完成了基于學考、選考和同步課堂的三層次高中微課體系建設。“彩虹學堂”已有近40個學科模塊,內容涉及全部三個年段的課程。在“彩虹學堂”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進行自主選擇課程,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2014年9月19日,浙江新高考方案正式公布。這意味著,普通高中將面臨更深層次的課程改革。而“必修課走班”的模式也成了高中適應新高考改革、深化課改的必經之路。“杭十四中一直都堅持著課改的核心,因此從課改到新高考,水到渠成。”
對于新課改,邱鋒如是說,“尊重學生需求,尊重學生差異,引導學生學會選擇。”她表示,課改的核心是尊重學生差異化發展,而作為一校之長,進行課改的實踐和探索是非常必要的。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高考招生制度的變化,選課走班學習成了普通高中教學形式的新常態,如何讓學生盡快學會選擇更是非常重要一環。
2014學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是浙江實施新高考方案后的第一批學生。在杭十四中,老師對這批學生進行了新高考方案的解讀,并開設了生涯規劃課,由老師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懂得學會選擇;為了更好地實現學生的差異學習,學校在高一年級開展了必修課程走班教學,由物理和化學兩門學科率先實踐分層走班。同時,學校加強智慧校園建設,啟動“學校DRP數字彩虹工程”的項目,通過一卡通系統、APP手機管理系統、物聯網宿舍管理系統、過程評價系統等,有效解決了走班帶來的管理問題,推動了學校整體的課程改革,也促進了學校教育管理現代化。
邱鋒表示,盡管高考改革對學校的教育帶來了不少影響,學校原有的管理模式和老師們熟悉的教學習慣都會相應改變,但她覺得這項改革對教育的發展意義重大。“這次改革,不但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模式,更是改變了老師的教學方式,促使學校老師對自己的教學深入反思,在教學管理和教學行為上有了調整和改變,有效地提升了教師的專業水平,學校‘容短促長’的辦學思想更是在此次課改中得到了充分實現!”。
“創造一種適合學生的教育,讓學生成為最優秀的自己”,遵循這一宗旨,杭州第十四中學從未停止對深化課改的探究。“容短促長,追求卓越”,邱鋒始終認為,惟有適合學生的教育才會讓學生和諧地、人盡其才地發展。在課改道路上,邱鋒表示,將始終不忘初心,懷著純真的教育情懷,不斷追求育人的最高境界!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