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之一,曾涌現出黃繼光、邱少云、劉胡蘭等革命英烈,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做出了巨大貢獻。2015年正值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70年前的抗日戰爭給山西呂梁山留下了許多珍貴的革命遺址和文物,它們真實地記錄了革命的歷史和偉績。在這樣的紅色背景下,來自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雨支教隊為呂梁臨縣小甲頭九年制學校學生特別開設紅色教育系列課程,旨在教育學生感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和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在隊員龐啟華的領讀下,低年級的孩子們滿腔熱情地朗讀著毛澤東主席的《七律長征》。同學們, 1934年中國工農紅軍為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圍剿,從江西瑞金出發,開始了二萬五千里長征,他們跋山涉水,經受無數考驗,終于在1935年10月到達陜北,毛主席滿懷豪情,心潮澎湃,寫下了這壯麗詩篇,詩里面就描繪了紅軍所經歷艱苦卓絕的情景。隨后,龐老師描述紅軍長征的場景,并帶領學生齊唱國歌。
在中年級的課堂上,隊員莊成程在黑板上畫上三面革命旗幟。老師,我知道,第一面是國旗,第二面是黨旗,第三面是軍旗。莊成程還向學生們介紹了彭德懷、劉伯承、賀龍等抗戰人物。我要介紹的是狼牙山五壯士學生們紛紛舉手講述了解的革命英雄及其事跡。為了活躍課堂氣氛,隊員莊成程教全班學生唱團歌《光榮啊,中國共青團》,講述青年力量對抗日勝利的重要性。
開炮,開炮,開炮!激烈的聲音從高年級的教室中傳出,隊員盧懷玉給學生們播放《亮劍》中八路軍攻打平安縣城的片段。他由電視片段引入到紅軍東征山西,東征紅軍在山西轉戰50余縣,歷時72天擴充紅軍8000余人,并在山西播撒了抗日的火種,無數的先輩用生命鑄成了必勝之劍。
在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中石大石雨支教隊員時刻警醒祖國未來的花朵要牢記歷史。紅色教育在于教育學生正視歷史,感受抗戰年代艱苦奮斗保衛家園的氣概,培養他們維護和平家園的正義感和使命感。支教隊員龐啟華如是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