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布魯塞爾天清氣爽,美麗的比利時荷語布魯塞爾自由大學(VUB)校園里,中比兩國以及中國與歐盟的旗幟艷麗,迎風高揚。當地時間9月1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第三屆中歐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大會中方主席劉延東來到這里,出席中歐40年:新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中歐智庫研討會閉幕式并在荷語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發表題為以心相交、互學互鑒,共創中歐文明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
復旦大學學生代表在演講會場內現場演奏了中國傳統民樂,歡迎各國嘉賓的到來。演講前,劉延東會見了研討會的主辦方代表,校黨委副書記劉承功參加會見。教育部、外交部等國家有關部委負責同志陪同會見。在會見現場,復旦大學還舉辦了你所從未見過的絲綢之路主題圖片展。劉承功主持了研討會第二天分論壇,歐盟委員會讓莫內教授、該校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等在分論壇上發表了主題演講。
在簡要聽取了復旦等四所高校以及國家留學基金委與荷語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共建布魯塞爾中歐研究院一年來的工作情況和取得成績的匯報后,劉延東對中歐這一智庫對話機制給予了高度肯定,勉勵專家學者在這一機制中更多地建言獻策,發揮更大的作用。在主旨演講中,劉延東再次向研討會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對高校智庫交流與對話在使中歐關系更具韌性、更有熱度、更加蓬勃中發揮的積極作用,予以了高度評價。劉延東強調,中歐關系的希望在青年,應充分利用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平臺,擴大學生學者和各界青年交流規模,讓中歐青年了解彼此,相互學習,增進友誼,使中歐友好在你來我往中薪火相傳。她指出,大學作為人文交流的主力軍,應進一步加強人才聯合培養、科研聯合攻關,為中歐關系互利共贏提供智力支持,為多樣文明交流互鑒提供思想引領。
閉幕式之前,中歐學者以一帶一路建設為主題,展開了分論壇的討論。丁純教授在題為后危機時代中國一帶一路倡儀與歐盟容克投資計劃的對接主題演講中提出,中國在經歷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長后經濟進入新常態,加速中西部地區發展,促進亞洲甚至歐洲(如中東歐)地區互聯互通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是必由之路且大有可為。在此背景下,一帶一路倡議對于促進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及世界經濟復蘇具有特別意義。丁純分析道,歐洲正深受歐債危機荼毒且經濟復蘇乏力,急需振興,但其預期低迷,私人投資需求不旺,盡管在歐版QE外推出了3150億歐元的容克(以歐委會主席命名)投資計劃,但種子基金僅210億歐元,有不小資金缺口。因此,丁純認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與歐洲容克投資計劃可以互相對接,謀求共贏。他建議,雙方主要可在資金(如亞投行及容克計劃)、產能利用這兩大重點領域對接。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