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武漢市中小學校和幼兒園陸續放寒假了。因為天氣寒冷,許多老人帶著孩子貓在家中,以看電視為樂。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病理生理學系王小川教授提醒,老人每天看電視不要超過4小時,孩子每天不要超過2小時。
全球人都依賴電視
看電視在全球都是一項主要消遣活動。西班牙納瓦拉大學一項研究稱,英國人平均每天花4小時看電視,美國人則為5小時,而美國2/3的超重人群每天看電視時間多達8小時。
研究人員問4歲-6歲孩子“愿意看電視,還是跟爸爸在一起”時,54%的孩子表示他們更喜歡電視。除了孩子,老人是電視的又一忠實粉絲。美國一項調查顯示,65歲以上的老年人,白天花在看電視上的時間大概為6小時,是年輕人的3倍。
中國人對電視也非常依賴。“中國居民文化消費傾向問卷調查”顯示,“看電視”以62.6%的支持率位居第一。盡管有81.4%的人認為看電視“久坐不動影響健康”,但還是有近1/4的人每天看電視時間在5小時以上。96.3%的老年人日常娛樂將“看電視”排在首位,他們“每天至少看一次”。
老人看電視過多易患癡呆
王小川說,國外一項調查研究顯示,每天看3小時電視,早亡風險就會加倍。越來越多的研究和臨床證明,電視正在摧毀人們的健康,尤其是老人和孩子。
電視對老人健康的主要危害包括:
打破生活規律影響睡眠:不少老人喜歡看電視劇,守在電視前一看就是幾個鐘頭,生活規律常常被打亂,該睡覺時不睡覺,該吃藥時忘了吃藥,這對健康十分不利。還有很多老人邊看電視邊睡覺,這樣無法進入深度睡眠,不能保證充足有效的睡眠。
誘發著急上火:家庭糾紛類節目深受老人歡迎,看到婆媳大戰、財產糾紛、子女不贍養老人等內容,很多老人都會對號入座,看后郁悶、生氣,產生焦慮與不安。研究發現,經常被負面情緒包圍的老人更容易被疾病纏身。
容易更加孤獨:老人本身社交圈就很小,如果長時間在家看電視,不出門交流,就會導致朋友越來越少,陷入深深的孤獨。長久下去就會不愛說話,性格變得更加孤僻。
導致老年癡呆:看電視屬于被動接受信息,缺乏主動參與,時間久了老人反應也就越來越慢,記憶力變差,患老年癡呆的幾率就會上升。
引起身體不適:長時間坐著看電視,活動得少,骨骼長時間不受力,心肺功能、肌肉得不到鍛煉,容易出現腰腿酸痛、頸椎不適等癥狀,可能導致肥胖、骨質疏松和肌肉退化。
孩子看電視過多影響性格
王小川說,看電視時間過多,對孩子來說,除了影響視力、導致發胖等健康危害,對心理健康和性格的負面影響更應受到重視。
長大容易受欺負:加拿大的一項研究發現,孩子觀看2小時電視后,每多看一小時都會對兒童的發育造成潛在傷害,比如詞匯量小、算數能力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體質偏弱,成為同學們欺負和嘲笑的對象,性格也會更懦弱。
成績差、興趣單調:美國《小兒與青少年醫學檔案》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3歲前經常看電視的孩子,考試成績更低。外界事物也很難引起他們的興趣,即使去學習畫畫、彈琴等,也往往容易半途而廢。
社交能力差:英國研究發現,孩子把大量的時間用于看電視,與外界交往的機會就大大減少。長時間與電視為伴,會使寶寶的心理發育產生障礙,對周圍事物漠不關心,社會交往能力差,性格變得孤獨,嚴重的可出現反常的心理狀態。
語言發展慢:研究發現,電視對孩子的語言學習起不到任何幫助。這是因為孩子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用于交流,語言發展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流,而電視中的語言是單向的。
看電視要有時間度
面對電視帶來的日益嚴重的健康問題,全世界健康專家都在呼吁,人們應該減少看電視的時間,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對兒童看電視的時間有規定和要求。在美國,有關健康部門正致力于減少兒童的看電視時間,逐步達到0至2歲兒童不看,而18歲以下的青少年每天看電視應少于2小時,10歲以下孩子每次看電視時間,應控制在半小時之內。
對于老人來說,每天看電視別超過4小時。王小川建議,老人看電視時,最好每坐20分鐘,就起來站一會兒,還可以把腳放在低一點的凳子上,放松下肢。另外,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的老人,最好別看大悲大喜、情節激烈的節目或比賽。看電視時,盡量避免長時間坐在柔軟的沙發上,最好選擇硬質的靠背椅,看電視的同時記得多眨眼。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