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孩子們減負,怎么抽出更多時間給娃娃們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開發他們交際、發明、藝術等方面的綜合能力?
記者從重慶市基礎教育工作會上獲悉:重慶今年課改又有新舉措,小學初中部分學科減少10%~15%必修內容。
怎么進行整合?
國家地方課程減少重復交叉
課程改革將成為重慶市新一輪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重點。2月27日,重慶市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簽訂合作協議,在我市進行中小學校的課程整合試驗。市教委主任周旭表示,為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我市將減少義務教育階段部分學科10%~15%的必修內容。
“課程整合是通過多學科的內容整合和綜合實施,對國家課程、地方課程中重復、交叉、割裂的內容加以整合,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周旭說。
學生自主選修不進考試范圍
“我們要依據國家課程標準,結合重慶實際,加強學段、學科之間的課程整合。減少義務教育階段部分學科10%~15%的必修內容,由學生自主選修,不納入考試范圍。”周旭說,目前我市珊瑚實驗小學、巴蜀小學、謝家灣小學等學校開展課程整合改革已積累了不少經驗。
這些學校的實踐證明,課程整合是解決各學科課程存在的割裂和對立問題的有效舉措,也是打破學科界限、加強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
選課制走班制體驗樂綻放智
鼓勵各中小學校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大膽嘗試,積極整合課程,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在整合課程的同時,統籌安排校舍場地、設備、器材,強化技能型、實踐型課程建設,探索“選課制”和“走班制”教學,讓學生更多地自主選擇、探究學習、了解社會、參與實踐。
“整合課程就是要鼓勵教師把先進教育理論與本校課堂教學實踐結合起來,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班級的課堂模式,形成不同的教學風格和特色,讓每一堂課都充滿著“愛”,洋溢著情,體驗著樂,綻放著智。”周旭說。
哪些可以整合?
語文:勿忘國恥 思品:不屈國人
在我市率先進行課程整合改革的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表示,單從教材內容看,可以整合的地方就很多。例如五年級的語文課有一單元講“勿忘國恥”就有《火燒圓明園》、《狼牙山五壯士》等4篇課文,而在思品課上也有類似主題“不屈的中國人”。
數學課測體積 實踐也測體積
又例如,在數學課與綜合實踐課中,也都有相同的“體積的測量”,這些重復的內容完全可以整合起來。
課程的重復交叉讓老師也很尷尬。劉希婭說,有一次,一名老師為了給六年級學生上好《再見,我的小學生活》這節思品課,她翻閱大量資料,精心設計PPT,制作課件,最后臨到走進課堂,學生們小聲告訴她,類似內容語文老師已經上過了。
減少機械重復 減輕師生負擔
“這些復習交叉的內容客觀增加了學生和老師的負擔。”劉希婭表示,課程整合是在國家教育部要求的基本課程目標、內容、總課時不變的前提下,對教材進行重組和優化,同時減少大量機械、重復的練習,這也是當前課程改革的一種趨勢。
效果會怎么樣?
孩子多學東西 培養全面能力
南岸區天臺崗小學副校長李佳:現在按照課程量安排下來,必修課程還是比較密集。但是學校依然非常重視孩子藝術、體育、科技等方面的能力培養。“挖空心思做校本課程,希望孩子們多學點東西,開展素質教育項目,除了將學校原有的音樂、美術老師調動起來,我們還邀請了學生家長、社會人士給孩子帶來羽毛球課、動漫課等。”
“如果能減少10%~15%的必修內容,有學生自主選擇,我們將會增加更大的人力物力來開發閱讀、藝術、體育、科技類課程,讓學生有更多的興趣選擇,更全面地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降低考試難度 還給孩子童年
天臺崗小學五年級學生家長唐嘉茂:“我們當然希望娃兒的學習內容能少一些,現在娃兒的學習內容和難度都相對較高,希望能在減少內容的同時減少難度,更要降低考試難度。讓孩子們少些考試壓力,多些興趣,把童年真正地還給他們。”
多點玩耍時間 開發交際能力
沙坪壩小學三年級學生家長高厚才:“我們比較擔心這項政策是否能落到實處,光是減少課程時間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還要真正減少孩子要學的東西。尤其是語文、數學等必修課程。讓孩子多點時間玩耍,發現他們自己的興趣,開發他們交際、發明、藝術方面的能力。”
逐步取消高中聯招
在升學考試制度上,市教委主任周旭表示,我市將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完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電子成長檔案,實行小學“等級+評語”、初中“學業水平+綜合素質”的評價方式。
同時深化中考制度改革,將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初中學校,逐步取消普通高中“聯招”考試。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